每日经济新闻

    券商失准 对调控预计不足成最大败笔

    2010-12-18 03:54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沪指行径区间2800点至4200点!2009年末到今年年初,多家券商如此定调今年的市场运行趋势。虽然今年沪指区间波动幅度达到1400点,但是几乎没有一家券商把脉成功。沪指从3200点一带跌至2300点,再由2300点重返3100点,而目前又退守至3000点之下。这样纠结、低迷的走势,让券商再次看走了眼。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券商预测失准呢?《每日经济新闻》通过回顾和总结,找到了券商研判的两大败笔。

    核心区间失准

            在前两月双月策略报告中,中信证券认为2009年10~11月A股市场是承接今明两年行情转换的重要蓄势期,市场将在振荡上行中逐步抬高底部,四季度中下旬就是市场重新进入上行空间的重要时机。市场的发展验证了这种判断。

            综合来看,按2010年合理估值的上限22.5倍估算,沪深300指数2010年合理点位上限是4600点,对应沪指4200点。但考虑到国内投资渠道有限,债券、定期存款、房屋租金仍在低位徘徊,股市吸引力仍比较强,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沪指有可能触及4500点。

            作为业界老大,中信证券只给出了合理点位和最高点位,然而从整个市场全年的运行来看,中信证券的判断失准。不光是他,另外两个券商巨头——申银万国和中金也均出现了错判。申银万国预计今年核心波动区间在2900点至4200点,而中金公司预计沪指今年将有25%~30%的上升空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券商全面失准,无一命中今年的区间点位呢?回顾这些券商年初的策略报告可以发现,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对货币超预期紧缩防备不足;其次,就是对政策调控预计不足。

    货币紧缩超预期

            曾准确把脉2009年A股市场的中金公司,对于今年市场流动性曾这样看待:国内可能会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强。原因是经济活动逐步趋于活跃,而政府对信贷估计将略有控制,市场有望出现像2004~2005年那样的  “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从外部流动性来看,政策退出预期形成之前,外部流动性整体宽松。在外部资金成本总体低廉的背景下,外部资金流入中国的趋势将继续,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

            这里面,中金公司对外部流动性的把握其实是很准确的,但是国内流动性的紧缩却大大出乎其年初的预料。今年,由于CPI连创新高,央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在时隔3年后首次加息。而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巴曙松日前表示,已经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继续采用应对危机时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作用,特别是当前物价压力大的时候,重提常态化,预示着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国的宏观货币政策方向可能出现稳定的调整。

            有业内人士也称,如果近期通胀不回落到合理水平,那后面实施更加紧缩的流动性收紧政策将会阻碍我国经济调结构、产业升级政策的实施。同时,通胀的波动可能会间接影响财政政策对新兴产业支持的实施效果。因此,通胀高点何时出现,将会是市场资金关心的事。

            事实上,正是物价疯狂上涨引发CPI屡创新高,因此打压物价、控制通胀将是未来国家政策的一大方向。推动股市上行最大的利器就是流动性,因此,今年对流动性的收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走强。

    调控出乎意料

            其实,每一家券商都在去年底发出了对政策推出的担忧。中金以美国为例,称其在2003~2004年间的“政策退出”预期下,美元强劲反弹,最高幅度接近7%,而股指则震荡下行,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份市场真正第一次加息后的一个月,跌幅约10%。此外,中国2003~2004年在出口复苏及自身内需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经济逐步走好,政府开始考虑政策退出,使得2003~2004年的市场除了受到非典的冲击之外,受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

            西南证券在2010年年度策略报告会上也谈到2010年中国经济将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预计CPI增长2.8%。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对不良贷款增加、资产泡沫等问题的担忧,极可能影响政府较早地收紧信贷。如若那样,2010年经济增长将受到挑战。

            虽然很多券商都对政策收紧和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提出预警,但是一年下来,这种调控力度是出乎意料的。例如对楼市的调控,今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打压楼市,这种超预期的地产调控政策对短期A股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房地产及其相关周期性产业均受到明显的压制。

            正是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导致券商对大势的研判出现极大的偏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用“大智慧投资家”圆财富梦想

    下一篇

    年末盘点金股成色 三类目标最具牛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