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新能源、农业、新材料、消费这五大板块未来将进入发展机遇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称“会议”)不仅为明年全国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更勾勒出多个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线条。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节能环保、新能源、农业、新材料、消费这五大板块是此次会议涉及的重点,未来将进入发展机遇期。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将受益
在此次发布的会议公报中,节能环保是唯一被明确提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等各方面,未来的投资额将不断扩大。”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原副主任徐京生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国家在节能领域的投资已达到883亿元,“十二五”期间更要达到4500亿元。而环保在“十二五”期间的投资需求则更加巨大。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此前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申银万国则发布报告称,保守测算,2011-2015年环保产业投资年均增速将高达18%。
而尽管此次会议没有明确提及新能源,但由于提到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都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密切相关,业内人士预计新能源仍将是明年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
“目前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已经比较大,如财政部对内蒙古一个生物燃料项目的支持就高达几千万。但还需要改变一些旧观念,不能老以为中国煤炭多就可以高枕无忧。”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委员王孟杰昨天告诉本报记者,预计明年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仍将继续,而一些原先补贴较少的领域也将纳入补贴范围。
“中国要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重点就要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即核电、水电、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这其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与核电都可归入新能源之列,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进度也与上述目标密切相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一位研究员说。
银河证券分析师冯大军则建议投资者可从三方面选择投资标的:一是具有较大业绩弹性,可能突破估值空间限制的公司;二是受题材驱动,能够激发市场热点的公司;三是业绩稳定成长,受宏观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小的公司。
农化、新材料迎来机遇期
在农业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三农”领域,粮食播种面积也将得到切实保障,农业生产补贴继续增加,粮食收购价稳步提高。
“这几点将成为2011年我国农化市场的政策利好。预计明年我国化肥需求将比今年有所增加,财政补贴将促使农民加大投入,高品质化肥机会更大。”中国化工网分析师张明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中小化肥企业明年将拥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尿素、磷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明年5月份前将得到暂时缓解,至于年中及下半年行业发展状况将视出口关税的再度调整及国际市场走势而定。总体来看,中央明年保农业、促农化健康发展的意向已显露,化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在新材料方面,会议提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有关新材料项目的立项数量和投资规模都在急剧扩大。据透露,借助“十二五”开局,近期又有两个稀土及半导体新材料项目申报863计划成功,分别获得了国拨资金3亿元,而这种投资规模“以前几乎从未有过”。政策对新材料的重视和支持程度让业内信心倍增,相信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现代服务业将有大发展
在消费类方面,此次会议重点提及,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直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
以服务业中的旅游业为例,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从服务业占比的角度看,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收入倍增”和消费率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根据中投证券的统计,2011年,将有包括哈大、广深港、京石、石武、宁杭、杭甬以及厦深在内的7条高铁完工。作为“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高铁的集中兴建和开通不仅对行业本身形成利好,也将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沿线各地的旅游市场将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