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地产转型“保民生”公租房扩容“夹心层”受益

    2010-12-14 01:50
    每经记者  张敏  尚希  发自北京

            “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将更加注重其民生属性,而非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针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的表述中,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房地产业地位问题只字未提,而重点提到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住建部的计划,明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高达1000万套,同比增长72.4%。未来几年随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房正成为房产投资新领域。

    强化民生属性

            “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的表述。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两轮严厉调控,房价上涨的势头却仍然强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1月,全国70个大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3%,自“二轮调控”以来,涨幅逐月扩大。

            在这一背景下,会议仍将大部分笔墨放在住房保障上。综合前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难发现,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表述正在发生变化。2008年强调  “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2009年表示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今年则称“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正从拉动经济向保障民生的方向转变,房地产市场则从“一条腿走路”向“两个市场”转变。

            多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一直不够,2008年开始逐年加强,但缺口仍大。按照住建部的计划,今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为580万套,明年将高达1000万套,同比增长72.4%。

            陈晟预计,“十二五”前3年,我国的保障房建设力度将继续强化,弥补此前的“欠账”,届时,保障房将覆盖20%~30%的群体,市场的供应结构也大幅向民生倾斜。

            同时,与此前强调的保障形式不同,面向“夹心层”的公租房将成为力推的重点。陈晟表示,与其他保障形式相比,公租房覆盖的范围较大,又能有效压缩腐败空间,因此将成为未来住房保障的重要形式。

            从资金和土地上,公租房也正在享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今年9月和11月,财政部等部委陆续发文,在税费方面为公租房建设开绿灯;此前,国土部和住建部也强调,探索以划拨和出让方式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地。

    仍享支柱地位

            “不提‘支柱地位’,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业不再享有  (这一地位)。”秦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即将迈入“十二五”之际,房地产业的定位成为敏感话题,但上述公报同样未予提及。

            秦虹认为,如果一个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就是支柱产业,这个标准不以任何说法为转移。

            有数据显示,住房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为8%,算上相关产业,这个比例可达15%。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也认为,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实际上不会改变,但中央不会再强调。

            房地产业地位的问题争论已久。今年9月底,国土部表示,部分地区对房地产业要以保民生为首要目标认识不到位,对房地产业不能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还有不理解情绪。随后出台的“新五条”,对自住和改善型需求进一步遏制,使房地产业处于史上最严厉的政策环境中。

            同时,除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  “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之外,最近两年均未提及。有观点因此认为,房地产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否则房价涨势就会难以控制,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反的观点同时存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陈国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提支柱地位,是避免为土地财政推波助澜。事实上,在今年两轮调控的背景下,不少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活跃,北京的土地出让金突破千亿元大关。

            陈国强表示,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住房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同时,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GDP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这都决定了短期内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不会改变。

            对于今年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秦虹表示,中央没有明确表示终止,那就意味着政策仍将延续。

    2011年我国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政策取向誅宏观经济政策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誅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誅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管理通胀预期誅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业生产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誅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经济结构调整誅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誅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考评体系誅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

    同步播报

    博弈中求平衡  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为期3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根据发布的公报,本次会议重申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1年的定调,将2010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宽财政、稳货币”的灵活性组合。

            业界人士认为,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宏观政策将强调“稳字当头”。既要让经济稳定增长,又要应对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局面,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中国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稳字当头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稳”字当头的会议公报,强调了三方面的核心内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以及管理通胀预期;同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于公报中关于  “稳定价格”这一点,国内分析人士认为,已在上周六公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得到体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升5.1%,创下28个月来的新高。这表明,2011年宏观调控目标比过去更加多元化。

            有关媒体报道称,据一位看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议全文的高层透露,2011年全年的CPI增长目标将定得比今年稍高,即比3%高一点,但没有达到之前市场所预期的4%。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10日晚的一次大型论坛上指出,明年物价水平能保持在较为温和的水平上,可能全年CPI涨幅超出3%多一点,其中最严重的月份不会超过5%。同时,他认为,明年CPI全年走势“前高后低”,上半年物价压力大,下半年将逐渐平复。

    有放有收

            对于公报中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解,业界人士认为,为了保经济稳定发展,明年货币政策不会过度收紧,而是兼顾灵活,与财政政策进行“有放有收”的配合。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本次定调,最大的解读就是明确了201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预期。其他比如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都是要将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在可控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数研究人士对于明年货币政策的解读跟左小蕾的观点类似。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2月13日的专题会议上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表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对于财政政策,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此前政府的投资多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将会加大对于民生的投入,以此来刺激内需,改善老百姓生活;同时,对新兴战略产业要增大投入;在驱动力上,政府投资拉动也要更多地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拉动方向来转变。

    审慎加息

            “从发布的公报分析,无论是控制物价,还是紧缩货币,其前提条件是首先必须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张汉亚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公报中已经指出,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这意味着所谓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已经彻底消失了。

            庄健认为,货币政策转为稳健之后,明年新增贷款目标的上限有可能在7万亿元左右。一方面,这个数字可以保证实体经济保持9%左右的增长;另外,也不至于过多的流动性给通胀造成太大压力。

            业界人士认为,在2011年,中央政策要特别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民生问题。如果短期内CPI继续上涨,那么央行应想办法来保证存款户的利益。

            “加息应该是比较谨慎的,实事求是地讲,我不认为利率有这么大影响,但它成了一个公众话题。”李稻葵表示,正是因为大家过度关注加息,因此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才能审慎加息。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英央行副行长毕恩:或推行二轮量化宽松

    下一篇

    叶檀:中国广义货币与美国的不是一码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