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鏖战三年,一纸判决终使各方初步看清了各自未来的路。围绕“精武”商标之争,天津与武汉两地企业厮杀了数回合,从行政程序斗到司法判决,一直走到北京高院。究竟鹿死谁手尚不得而知,但涉事双方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个案子对以后的国内企业商标争议具有标签意义”。
据武汉鸭脖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方面已经正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精武路”商标。
决战前夜
一张来自千里之外的传票,让历时3年之久的津汉“精武”商标之争终于有了眉目,但双方都不觉得轻松。
“人民法院对案件的裁定是符合精武鸭脖产业的成长历史,符合精武商标的事实,对于保护武汉精武鸭脖这个品牌有着巨大作用。”武汉可可精武董事长苏德涛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保护精武商标一事上,公司会坚持到底,努力把这个有近20年历史的品牌 “留在武汉”。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定,天津市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精武)申注的“精武鸭脖”商标,与武汉鸭脖企业此前注册的三枚“精武”鸭脖系列商标近似,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驳回其申注结论准确,法院予以支持。
作为天津精武的代理人,天津市天金商标事务所所长米阿前并不认为北京中院这一裁定符合事实,“这一判决书是非常不严肃的,法院并没有把三个引证商标拿出来分别表述,而是笼统地说全部都近似。我觉得,人民法院应该尊重历史,应该保护在先注册企业的权力。”他表示,天津方面已于近日向北京高院提交了上诉材料。
对于天津的“决战宣言”,武汉方面的法务代理人、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文峻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根据规定,关于“精武”商标争夺战的最后裁决将在本月28日之后举行。
鏖战三年
“这个案子的渊源和法律关系确实有点复杂。走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争夺的第三局,这样的案例在全国都不多见。”文峻感慨说。
1996年11月28日,天津精武申请注册精武商标,国际分类号为29类,商品及服务为冻肉等,并无鸭脖类。2002年11月,武汉3家鸭脖企业相继注册精武商标并被核准;2005年3月4日,天津精武在其商品及服务内容中增加了鸭脖内容;2007年9月,武汉零点委派律师文峻前往天津进行调查认为,天津精武根本没有熟食加工业务内容,并于当月就天津注册的精武商标提出商标异议,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
2008年9月8日,天津精武正式投诉武汉数家企业侵犯其商标专用权。自此,“精武”商标大战烽烟初起。
从国家商标局到国家商标局审判委员会,再到天津精武将国家商标局送上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双方毫不相让。
“第一局是武汉方面输了,我们的异议被国家商标局驳回了;第二局,我们在策略上适当作了一些调整,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支持了我们的观点,”苏德涛梳理这3年来的大致脉络。他认为,如果天津精武赢了,“会对整个湖北的鸭脖产业产生沉重打击,涉及到几十亿元的产业链,(还有)一个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
据武汉鸭脖行业协会负责人给记者提供的武汉精武鸭脖的产值数据显示,2009年仅湖北省内经营点就有7500家,就业人数达37500人,年产值达54.72亿元。
痛定思痛
“我们的企业在商标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武汉很多企业就是吃了这个亏,尤其是中小企业,起步的时候对商标认识不充分,等企业做起来以后,商标问题如果还没有解决,就会是很大的一个障碍。”昨日 (11月24日),华中商标事务所所长丰明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
对两地企业关于“精武”商标争夺3年一事,她认为,武汉方面的诉求被法院认可是符合法律意义的,同时,她也表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有长远规划,都应该把商标作为一个必要的计划,“很多企业商标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大规模地发展加盟许可 ,到最后失去控制,导致自己的市场被自己毁掉,其中商标权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我们已经集体注册了 "精武路"这个商标,国家商标局正在核准。”上述武汉精武鸭脖协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面对与武汉方面这场马拉松式的争夺,昨日记者致电天津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霍惠亭,他在电话那头说了一句“我已经不管了”之后,随即挂断电话。
“现在,我们并不是要和武汉企业过不去,更多是在商标审查标准和法理上的争论。法律程序必须得走到头,这个案子对以后其他同类案例都有指导意义”,米阿前说,“至于企业之间的恩怨纠纷已经不重要,我估计终审也是维持一审判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