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50亿活水待“入池”通胀主题正热

    2010-11-19 01:14
    每经记者  徐皓  李新江

            10月的行情为基金发行市场吹了一股暖风。11月成立的偏股型新基金募集金额已经达到252亿元,后续还有可确定的增量资金准备入市。不过虽然近期成立的新基金大多规模可观,但连日来市场的剧烈震荡已经给发行中的基金造成影响;同时,通胀引发的主题投资热潮也在基金市场蔓延。

    250亿活水可期

            近日,建信内生动力公告成立,募资近54亿元,是继华商策略精选后又一只规模过50亿元的大型基金。

            将建信内生动力包括在内,11月成立的偏股型新基金募集金额已经上升到252亿元。由于个别产品规模可观,11月偏股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较上月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同时,包括长信量化先锋、华安上证龙头ETF、国富中小盘、广发行业领先4只偏股型基金也将在本周陆续结束募集,预计又将为市场带来百亿增量资金。

            不过,随着近期市场出现巨幅震荡,对基金发行市场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个别产品正在发行期的基金公司表示,由于投资者受到市场的干扰,对新基金的募集已经产生影响。

            此外,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抬头,QDII基金的募集情况也较为惨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近期上柜的多只QDII基金发行情况均不太理想。

    通胀主题基金盛行

            为了在年末发行大战中抢得先机,各基金公司也开始不遗余力应势挖掘新基金亮点。各类基金都拉上“抗通胀”大旗以迎合市场。

            目前市场已经在运行的  “抗通胀”主题基金,是今年5月刚成立的富国通胀通缩主题基金。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该基金成立以来已经取得24%的收益,近期净值上涨势头正猛。

            三季度该基金基本建仓完成,重点布局了中游的工业服务型企业。从持仓结构看,对批发零售、石化以及金属非金属行业进行重点配置。

            而同时应运而生的则是市场上正在发行的两只打出“抗通胀”招牌的新基金。一只是直接以“抗通胀”命名的的银华抗通胀主题基金,另一只则是国联安上证大宗商品股票ETF。

            两只基金投资均瞄准  “大宗商品”。所不同的是,上证大宗商品股票ETF跟踪指数主要选取上证全指样本股中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大宗商品股票,主要涵盖黄金、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农产品等行业。而银华抗通胀主题基金则精选全球范围内抗通胀主题的基金投资,而这些基金均是与投资大宗商品有关。

            由于涵盖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行业有望从资源品价格上涨获益,这类主题基金也因此被打上“抗通胀”烙印。

    掘金“大消费”

            除了直接以抗通胀为目标的主题基金产品外,不少新基金以布局通胀受益板块作为近期重点挖掘的投资主题。消费行业处于价格传导的终端,对于通胀最为敏感,在围绕“大消费”热点之下,基金展开轰轰烈烈的“掘金”运动。

            目前基金市场的消费主题基金,由年前的3只迅速扩容至8只。除消费主题基金轮番登场之外,其他众多基金也在努力挖掘大消费主题,重仓配置消费股。

            从三季报看,基金延续了二季度思路,继续减持大权重周期性个股,而对食品饮料、批发零售行业进行重点增持。基金集体增持量最多的前20大个股中有近一半在大消费领域。

            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经理王品认为,行业提升空间巨大以及政策支持,是消费板块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同时,考虑到消费升级、居民收入预期增长、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消费板块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

    新闻链接

    保本基金华丽转身

            11月份以来基金公司申报的12只新基金产品中,保本型和债券型占去了7只,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的背景下,“保本增值”成为基金公司热推的主题。

            证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基金公司已经上报12只基金产品,与三季度同期相比,申新节奏明显提速。值得关注的是,这12只未出炉的基金产品中,5只属于保本混合型产品,2只债券型产品。

            不少基金公司在申新过程中,定位剑指“保本”和“增值”概念,东方和国泰两家基金公司同一天申报同类型基金保本增值混合型基金;大成、金鹰和民生加银各申报保本混合型基金;景顺长城和南方则分别申报稳定收益债基和中证50债券指数基金,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债券市场。

            “由于基金公司大都希望申报的基金产品能够赶上好的发行行情,在设计和申报新产品过程中,不免流露出对后市的看法。”北京一位基金研究员告诉记者,从近期申新重心转移来看,或许在市场发生下滑之前,基金公司已经嗅到市场存在回调风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全球化挑战中国商业文明

    下一篇

    中国重工大股东定调后续资产注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