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解锁合资公司50%股比红线 让合资企业参与到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04 16:18

    程元辉

      1994年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至今已经延续16年之久,其中规定中外合资车企的股比外资方不得超过50%。其实样板最早发生在1985年,上海大众率先以50:50的股比开创中外合资先河,政策官员以上海大众为样本修订了股比“红线”。

      如果说1994年制定50%股比的“红线”是保护还处于襁褓中的中国汽车工业,从今天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前期的确保护了中国汽车产业,但是在以后的十年中,“红线”政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中国国有汽车企业借助政策进行大规模的合资,股比“红线”看似一种合理产业政策,但恰恰纵容了国企汽车企业的投机和大跃进心理,直接作用是保护了国有汽车集团的利益,造成了国有汽车企业一心主抓合资,不思自主核心技术的突破,从而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再次起步的时候又晚了十年。

      同样,多数政策或者滞后的政策阻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自由竞争,以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为案例,现在两个代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汽车企业,想当年都曾经是在汽车准入的“大闸”下紧急过关,如果不是借助政策漏洞的因素,恐怕这两个优秀的企业真的要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因此看,政府的政策多是照顾到国有汽车企业的利益,忽略了民营企业的利益和自由的市场竞争因素。
     
      笔者以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有能力承担政策解锁以后的风险,这几年奇瑞和吉利快速发展甚至到海外夸张,中国国有汽车集团在自主品牌研发上投入成果卓现,因此,50%的股比红线以及一个跨国公司只能有两个合作伙伴的红线都可以取消。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竞争非常激烈,该到中国的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基本没有进入到中国的其他企业了。希望解锁政策红线能给中国汽车发展再添一把火,中国汽车产业的整合也不能只靠国有资本进入,应该多重投资角色都要参与,也要涵盖民间资本、外资资本等。
     
      今年美国ZAP公司以2903万美元收购该集团旗下浙江永源汽车有限公司51%的股权。按照收购合同,ZAP后续还计划收购另外的49%股份。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实由于政策红线,造成多数合资企业继续保持高红利,笔记以为,合资企业也必须参与到产业重组中来。 
     
      从大众进入美国市场,又退出美国市场一样,更多的跨国公司将会在重组的大潮中退出中国市场,这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

      最后说一句,50%的红线解除可能会造成豪华品牌规模性进入,以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等这样的品牌都没有进入中国,主要卡在必须合资一环,这些品牌国产后叫“奇瑞-捷豹路虎”或者“一汽-雷克萨斯”,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不会买账,正如李书福也多次声称“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关系一样”,“吉利-沃尔沃”将影响到沃尔沃的品牌形象。
     

    上一篇

    戴小枫:生物农业各领域富含投资机会

    下一篇

    米高梅公司宣布破产 欠40亿美元债务影片没起色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