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巨资联姻NBA 网络体育营销又现天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0-19 02:52

      近日,新浪对外宣布,将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达成战略合作联盟,正式成为NBA中国官方互联网合作伙伴。未来4年里,新浪将享有NBA3个赛季的网络直播、点播、广告营销等一揽子权利。

      虽然新浪、NBA方面并未透露合作的具体金额,但新浪首席运营官杜红表示,该项合作总金额超过了2008年搜狐购买北京奥运会内容权益时的花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新浪的市场人士处获悉,此次合作的金额约在4000万~5000万美元之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合作。

      巨资合作意在排挤竞争对手

      据新浪CEO曹国伟介绍,通过此次合作,新浪将成为NBA的中国官方互联网合作伙伴,负责承建NBA中文官方网站,并获得该网站的广告经营权。除了向NBA支付购买比赛版权等相关费用以外,新浪还将向NBA支付一定比例的广告分成。

      此外,NBA在新浪开通官方微博,并将共同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相关服务,WAP网站也获得NBA官方提供的NBA品牌和相关内容使用权,并被授权开发一款NBA休闲游戏。

      事实上,体育赛事一直是各大门户网站尽力要啃下的“肉骨头”。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互联网这个平台特别适合体育营销。腾讯网副总编辑王永治也认为,体育类报道在业内是高投入、高产出,投入产出比是150%,大事件的营销和报道往往是互联网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除腾讯外,NBA其余合作伙伴的合作协议都已到期,这意味着包括搜狐、TOM在内的网站将不再直播NBA,空中网也不再进行手机NBA新闻方面的合作。腾讯只拥有部分常规赛场次的播放权益,按照NBA的计划,与腾讯的协议一到期,将不再与其续签。

      “此次与NBA合作之后,将拉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曹国伟称,此次合作除了将为新浪带来更多流量外,在与NBA达成合作之前,新浪NBA专题的流量已经占据新浪整个体育栏目流量的一半,并远远超出其他网站的流量总和。

      “NBA在中国已经有足够广阔的球迷市场,NBA在twitter上的追随者中有25%来自中国。”曹国伟表示,一旦NBA官方微博落户新浪,未来其微博粉丝将很快超过美国的数量。他还称,新浪为网友提供的是包括PC和手机在内的多平台一站式观赛体验,而这与以前NBA在中国将权益分散起来的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浪同NBA的合作涉及多项排他性内容。据新浪内部人士透露,在与NBA的合作中,新浪直播的常规赛赛事为独家获得,其他网站不得直播;还将独家直播季后赛第二轮、东西部决赛和总决赛赛事;除CNTV和腾讯,其他网站不会获得任何赛事直播授权;在每个NBA赛季,新浪将至少视频直播200场NBA比赛,CNTV和腾讯获得的直播赛事数量明显少于新浪。这也意味着,新浪在未来门户的体育赛事竞争中将拥有更多优势。对此曹国伟表示,目前中国有3亿篮球迷,与NBA的结盟将极大促进新浪未来的营收。

      NBA将推动与本土伙伴合作

      据NBA提供的数据,有超过25%的NBA球迷来自中国,估计有3亿篮球爱好者,这几乎达到了美国的总人口数,因此极大增强了NBA继续在中国开拓市场的决心和步伐。

      此前有消息称,在NBA中国联赛计划中,NBA中国和中国篮协各占50%的股份。中国篮协可以收取管理费,NBA中国收取运营费用。不过,NBA与中国篮球协会的合作一直不太顺利。而此次同新浪联姻,也让NBA中国的业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往NBA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一般由其中国分支机构完成,而此次与新浪的合作则由NBA全球直接操刀。”据接近NBA人士表示,此前NBA希望由独立的NBA中国公司来推动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而今后NBA将更强调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NBA之所以选择新浪为战略合作伙伴,主要是看重新浪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两个方面的优势,NBA主席大卫·斯特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也坦承,像新浪这样的合作伙伴拥有丰富的本地运营能力、有海量的用户、有大量的广告主,更有利于NBA在中国的推广。

      据斯特恩透露,在与新浪的合作中特别看好微博。据新浪官方统计,在10月12日举行的NBA中国赛北京赛的过程中,共计有50万条博友原创博文。

      截至目前,NBA公布了电视、新媒体的合作对象分别为中央电视台和新浪网,除了上述两块合作领域,NBA还将选择一家平面媒体作为合作伙伴,不过,斯特恩暂时还未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上一篇

    上市公司:已提前做好准备

    下一篇

    超强台风“鲇鱼”来袭 海南上市公司将再度承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