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监会提出支持中小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这意味着一直是大公司垄断权力的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权,也将被中小保险公司所享有。一直雄心勃勃试图开拓高端客户的中小保险公司,是否能借力资产管理公司聚拢更多的高端客户呢?与之相对应,高端客户能否借助这次机遇实现更高的收益?
开闸
保监会在日前召开的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保险公司设立公司治理完善、股权结构合理、市场化运作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进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建设。研究探索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提高投资效率,满足创新业务和另类投资的需要。
这是自第一批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监管部门再次对开闸新设资产管理公司作出表态。目前,国寿、人保、泰康、太平洋、华泰、太平、平安、新华、中再9家保险公司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专门管理保险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接受保险公司委托管理保险基金,目标是使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般由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发起成立。
某券商保险业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的传统经营模式是靠 “三差”来实现的。分别指实际死亡人数低于预定死亡人数的“死差益”;实际所用的营业费用低于预定费用而产生的“费差益”;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高于保险合同预定的平均利率而产生的“利差益”,但这种旧模式限制了保险资金增值的渠道和速度。
有专家指出,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投资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任务,没有投资就等于没有保险行业,而先前监管部门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限制显然制约了其投资途径。在当前情况下,加速研发债权、股权、不动产等投资计划组合产品,缓解资产配置困难、实现稳定投资收益正成为保险公司追求的目标,此时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谓正合时宜。
收益空间打开
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意味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空间或被打开,收益空间的打开也被认为对高端保险的回报有着正面的作用。
保险业内人士介绍称,高端人群具有更高的理财保障需求,此类产品的设计更具针对性,相较于其他产品,客户在资产保值的同时收益回报周期更短,返还额度更高,享受的保障范围更全面。
和银行争打“私人银行”牌一样,如今,保险公司开始瞄准高端人士,密集推出“高保额、高保障、高保费”类高端保险产品。在国内保险市场上,不同的保险公司针对高端人群需求推出了侧重点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也逐渐将保险当作是一种理财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资金运用成功与否就关系到了客户的切身利益。
国内已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资产运用上进行有益的尝试。目前,9家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了23项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6项股权投资计划和8只资产管理产品,累计募集资金954.5亿元;同时,管理企业年金资产834.6亿元,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资产管理机构;接受80家保险公司委托投资股票,资产规模2711.5亿元;同时,中小保险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被市场寄予厚望。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指出,下一阶段,要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风险可控、收益合理、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债权、股权、不动产等投资计划和投资组合产品,缓解金融工具不足、资产配置困难等现实问题,稳定投资收益。
费率或降
作为高端保险“三高”之一的“高保费”问题,也被市场寄望在更多的保险资产公司成立后得到改善,目前,该类产品起售门槛很高,部分产品对于投保人的年收入水平提出不低于10万元的限制,保费起保额度1万~20万元不等。
上述券商保险业分析师指出,更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充分的竞争和更高的保险资金收益,这都会使居高不下的高端保险费率下降。
与保险相比,私人银行的高端理财也吸引了很多高净值客户,客户在对二者进行比较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两者的费率。在保险公司费率下调的情况下,必将有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将目光转到高端保险上,这对该行业的发展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人士介绍,高端保险产品仍以分红型保险为主,主打的还是财富保障与资产增值概念。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客户资产管理与投资的目的,同时具备重疾、身故等意外伤害保障功能,更加契合其市场定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