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气候中心会商“千年极寒”

    2010-10-13 01:41

    欧洲等地今年的低温天气不可避免,同时将波及亚洲地区,一时间,“千年极寒”的说法甚嚣尘上。究竟,“千年极寒”会否出现?“拉尼娜”现象又会对今冬我国天气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国庆长假后,我国北方和中东部也迎来入秋来最大规模降温。全球今年将现“千年一遇寒冬”的消息甚嚣尘上。资本市场上,煤炭股和燃气股更是借此蹿火。究竟,“千年极寒”会否出现?“拉尼娜”现象又会对今冬我国天气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

            国庆长假甫一结束,我国北方地区和中东部地区遭受到今年入秋以来的最大规模降温,最高降幅达到20摄氏度,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地,迎来了今年的头场降雪。

            与此同时,英国、俄罗斯等国的气象预报专家纷纷指出,今年冬天将会出现罕见的低温,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到2月或才能结束。波兰科学家指出,这种极端天气始作俑者是拉尼娜现象。

            有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等地今年的低温天气不可避免,同时将波及亚洲地区,一时间,“千年极寒”的说法甚嚣尘上。对此,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昨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现  “千年极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目前没有可靠的手段去做这方面的预报。

    千年极寒或难出现

            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从美国东部、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但进入三季度后气温开始骤降,北半球气温要比往年偏低。

            英国独立气候预报机构称,今年会出现猛烈暴风雪,可能会持续到明年2月份,低温将接近去年苏格兰测得的零下22摄氏度的记录。而俄罗斯气象水文中心的预测表明,当地最低温度将出现在2011年1月,到时将出现零下25摄氏度的气温。

            气象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具体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席卷中国大部的高温干旱也主要受此影响。

            昨天下午,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向本报称,“千年极寒”的说法出来之后,国家气候中心专门在10月9日、10日对此进行了讨论,最后的一致意见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认为,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是预报手段,现在对于平均状态的预报技术相对成熟,而对极端天气的预报,全球都没有可靠的手段去做。另外拉尼娜现象将会直接影响热带的太平洋地区,而对欧洲的信号不是太强。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也于近日指出,关于“千年极寒”的说法,波兰学者的预测理由并不能站住脚。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

            任福民在  《拉尼娜事件期间2007/2008年冬季全球平均气温与常年值差分布》中指出,受2008年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中国在1月至2月出现了冰冻雨雪灾害,而彼时,欧洲等地的气温反而升高了1~4摄氏度,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

    今冬东北地区明显偏冷

            今年被称为拉尼娜年。有专家指出,该现象可能于今年10月出现,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着紧密的关系,该现象常会带来反常的干旱、洪涝、暴雪等。

            宋连春表示,就目前来看,“拉尼娜”正处于发展状态,中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逐渐活跃,但还并未明显偏强。

            谈及今年冬天我国的气候情况,任福民指出,拉尼娜现象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经过分析,今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较往年明显偏冷。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此前曾撰文称,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如果真的发生,那么2009年~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

            根据杨多年的分析,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为2011年、2012年、2015年、2018年、2022年等,而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年份为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等,据此,2010年等都是低温冷害发生的可能年份。

    千年极寒

    ◎进入三季度后,北半球气温开始骤降,比往年偏低◎英国独立气候预报机构称,今年会出现猛烈暴风雪,可能持续到明年2月◎俄罗斯气象水文中心预测,当地2011年1月将出现零下25摄氏度的气温◎国庆长假后,我国北方和中东部遭受入秋来最大规模降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地方金融类国资将“归口”国资委

    下一篇

    机构动用20亿资金疯抢煤炭股 游资无奈打游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