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贷款转让交易引导流量管理 对评级机构提出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9-27 07:26

      庞大的贷款转让市场在得到规范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继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金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北金所)启动信贷资产转让交易后,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系统也于9月25日在上海启动并于当日达成首笔成交协议。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通过贷款转让平台,商业银行将由传统的贷款持有到期模式逐步转向贷款流量管理,有利于银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不过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如果市场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独立评级机构,那么信贷资产交易将会产生信息不对称并最终引发道德风险。

      方式:报价-自行协商-确认成交

      继天金所、北金所启动信贷资产转让交易后,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系统 (以下简称贷款转让平台)于9月25日在上海启动并于当日达成首笔成交。

      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于当日在现场签署了 《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下称:主协议)。工行(601398)董事长姜建清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主协议的签署和该贷款转让平台的启动,标志着全国统一、规范的集中性贷款转让市场交易机制业已建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本月初(9月6日),天金所已经抢先一步,成功实现首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和于国内首次信贷资产进入市场公开交易。而本月中旬(9月20日),北金所首批10个信贷资产包(总额达98.8亿元)正式公开挂牌,同时首次推出信贷资产交易规则,但该规则尚未公开,仅对北金所会员开放。

      “这次贷款转让平台的设置和机制是目前几个交易平台里比较全面的。”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根据转让平台的 《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具有相关资格的机构投资者或分支机构,需先向交易平台提出申请,成为交易成员才能进行交易。

      目前,交易方式包括报价、自行协商和确认成交三个步骤。“报价”是第一步,指交易成员(转让方)通过交易平台向全市场发出表明其交易意向的报价。

      “自行协商”则是指在信贷资产转让方报价之后,交易成员(受让方)对报价有交易意向的,可根据报价方联系方式与其在交易平台下联系。

      交易双方就交易的具体细节达成一致后,转让方通过交易平台向受让方发送成交录入,交易平台根据贷款编号将数据库内的贷款注册信息(包括贷款信息和关键文件)自动生成为附件;受让方对成交录入信息及附件内容进行核对,并通过交易平台“确认成交”(或拒绝成交)。

      其中,《规则》称,在整体转让下,转让方可就一笔交易同时向多家受让方发送成交录入;在可拆分转让下,转让方可同时向多家受让方发送成交录入,但所有成交录入的转让比例相加不能大于转让方的持有比例,且向各受让方设定的有效时间应当相同。

      此外,《规则》中规定,交易成员(转让方)可以对本机构的报价进行修改或撤销,而交易的具体细节由交易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意义:银行贷款转向流量管理

      实际上,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的矛盾一直存在。

      一边是7.5万亿元的年内新增信贷限制,一边是即将转入表内的巨额表外贷款,银行在未来一两年内信贷空间将受到压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对贷款转让业务的需求愈发显得迫切。

      “贷款转让平台的建成和启动,将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形成的合理的信贷资产定价机制,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丰富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姜建清在贷款转让平台启动现场指出,贷款转让平台的推出,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规范贷款转让业务,实现有效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姜建清同时表示,贷款转让平台能够促使商业银行合理转移信贷资产风险,增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切实提高信贷资产经营能力。

      “通过这一新的途径和渠道,商业银行将逐步改变贷款的传统经营模式,由贷款持有到期向贷款流量管理转变,不断扩大信贷投资和交易等各个环节的收益,从而优化业务和收益结构。”

      风险:独立评级机构缺失

      贷款转让平台的启动和主协议的签署,引起了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对于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该贷款转让平台的推出丰富了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品种,加大了市场对金融创新的预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市场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独立评级机构,那么信贷资产交易将会产生信息不对称并最终引发道德风险。

      “贷款转让交易需要公允价值评估,但国内的评级市场鱼龙混杂。”一资深银行业人士称,目前尚无法找出具有市场公信力的独立评级机构。

      此前,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交易商协会9月1日公告显示,全国首家信用再评级公司——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已于今年8月正式成立。有业内人士曾表示,该信用再评级机构的成立,将打破目前外方主导的评级市场格局,有利于引导和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为,优化信用评级体系结构。

      但前述资深人士则认为,国内银行与政府关系过于密切,该再评级公司可能承担起评级的重任,但有仍牵涉多方利益的可能性。

      “以城投公司的银行贷款为例,地方政府有依托城投公司举债发展经济的冲动,当地银行有贷款的激励。如果缺少公允、独立的评级机构,购买贷款的投资者将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获知贷款的确切质量,可能造成道德风险。”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对于银行业的信贷资产,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复杂、财务资料不全、信息失真等因素使债权评估成为评估工作最大的难点之一。“债权资产的价值评估,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法。在评估过程中,判断性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风险量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技术含量不高。”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上一篇

    今冬又将闹气荒 天然气年内或面临再度提价

    下一篇

    贷款转让市场竞争格局初现 京津或被边缘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