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十字路口的机构路标 三大主力操盘全揭秘

    2010-09-12 22:5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通过查阅资料,计算基金净值变化,采访业内人士,为读者整理出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等三大主力机构的最新观点和操盘动向,希望为投资者判断未来行情提供参考。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朱秀伟

      7月触底反弹,8月胶着不前,9月上下两难!当前的A股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未来究竟是成功站上2700点,还是重新跌至2600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之中。

            不过,市场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如果了解了大机构的态度,洞察了资金的流向,那么投资者也可追随大资金的操盘路径,获取丰厚的收益。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通过查阅资料,计算基金净值变化,采访业内人士,为读者整理出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等三大主力机构的最新观点和操盘动向,希望为投资者判断未来行情提供参考。

    保险公司

    把握结构性机会  谨慎看多下半年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资金大鳄是A股市场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情绪。因此了解他们的言行,对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大波段操作力度

            根据WIND数据对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报统计,三大保险巨头仅中国人寿出现在147家上市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操作相对激进;而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则比较保守,仅出现在3家和1家个股的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除了“出镜率”较低外,险资在上半年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也热衷于打新股,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新股表现极其火爆的时间段内,保险资金打新热情远远高于基金公司,几乎到了有新股必打的局面。

            不过到了下半年,特别是今年8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宽险资投资范围和投资标的后,各大保险公司似乎也开始  “磨刀霍霍”,准备在下半年大干一场。不过从两大保险巨头近期的表述来看,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依旧谨慎,均表示要灵活操作,把握结构性机会。

            中国平安副首席执行官陈德贤日前表示,今年政策方向以调结构为主。通过7月宏观数据可以看出,三驾马车都已出现见顶迹象,但目前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使CPI仍有上行压力。下半年A股市场只存在结构性机会,中国平安的策略倾向新能源、风力发电、新材料、环保等领域的机会,预计明年股票市场和经济会有非常好的发展。

            而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则表示,下半年把资金配置主要放到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同时根据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在债券与定期存款之间进行相应调整和资产配置。在权益类投资方面,保持灵活策略,在股票和基金上灵活配置,加大波段性操作力度。

    增持消费、环保等行业

            伴随着7月份股市大幅反弹,保险资金建仓、加仓的力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7月份,保险业资金增加投资达到867.66亿元,增幅为今年单月最高值。

            保险资金在7月份疯狂增加投资金额,到了9月初,加仓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保已成为48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流通股东,而中国平安也增至40家左右,较半年报明显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在这期间,险资主要对医药、酿酒和环保等行业的股票加大了配置,正是由于险资的鼎力相助,医药行业指数在三季度一路高歌猛进,截至周五(9月10日)收盘,已经创下年内新高3946.98点;而与医药指数一样,酿酒食品指数也同样于周五创下年内新高,达到6470.23点。

            从中国平安重仓股来看,环保和新兴产业是他们最看好的,在其前10大交易性金融资产名单中,包钢稀土和桑德环境两只个股赫然在列。从近来的走势来看,包钢稀土已经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而桑德环境走势也极其平稳。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今年三季度,保险资金的确加大了证券投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险资的投资还是倾向于结构性调整,未来整个投资心态还是偏谨慎,重现7月疯狂入场的可能性较小。”

    公募基金

    8月空翻多  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超85%

        一直以来,基金仓位的变化被投资者视为A股前行的一大标志,该数据不仅能直接反映出基金经理的操作情绪,也能反映出未来市场是否还有足够的前行动力。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比较几大基金公司近两个月的基金净值变化,希望为读者提供基金在三季度的最新动向。

    8月开始大幅加仓

            沉寂了半年的A股,在7月份迎来一次大转机,沪深300指数整个7月大涨11.93%,个股涨幅超过20%的更是比比皆是,不过市场的这次大幅反弹,却有点出乎基金公司的意料。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分析师曾在7月份表示,“反弹仅是指数的修复性过程。股指的推动力量来自于当前机构仓位较低,资金较多,外加央行连续8周净投放近1万亿等诸多因素影响。在本轮上涨中,一些周期性行业个股领涨能否持续,仍具有不确定性。”

            该分析师的言论几乎代表了当时众多基金公司的想法,于是在整个7月市场大幅反弹中,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型基金平均仓位在75%左右,并不算高。

            但进入8月后,当指数在2700点徘徊不前之时,基金一反之前的谨慎态度,开始大幅增仓。截至9月初,根据多家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基金仓位测算,可比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整体平均仓位已达到80%,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超过了85%。

            不过在偏股型基金整体仓位持续走高之时,有部分基金公司也开始进行减仓。据国都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广发、嘉实和华夏三家基金公司已在8月底9月初选择了减仓!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虽然有不少基金公司进行了策略性减仓,但从整个基金持仓情况来看,基金仍处于高仓位操作。

    华夏仓位有所下降  银华增仓

            三季度以来,A股曾有多次大幅度的上涨和下跌,《每日经济新闻》通过对比这几个交易日基金净值的变化,首度揭秘这三个月来基金公司的仓位变化情况。

            7月19日、20日,沪深300指数连续大涨。其中,7月20日沪深300指数涨幅达到2.2%,根据WIND数据统计,7月20日当日华夏沪深300净值达到0.779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净值0.017元,上涨幅度为2.23%,超过了指数涨幅,粗略判断该基金的仓位较重。而在8月13日、16日两天,沪深300指数再次连续上涨,而华夏沪深300净值分别为0.812和0.83,在8月16日当日该基金净值涨幅为2.22%,而沪深300涨幅为2.33%,高于华夏沪深300净值涨幅,由此不难判断,该基金在8月中旬的仓位可能已较7月中旬有所下降。

            与华夏基金相似的还有富国沪深300,其7月的净值涨幅与指数涨幅比超过1,而8月却低于1,这意味着该基金在8月可能减仓了。

            但是,与上述基金相比,银华沪深300则选择阶段性增仓,该基金净值在7月20日和8月16日的涨幅分别为2.06%和2.28%,净值涨幅与指数涨幅比分别为93.64%和97.85%,说明该基金在8月份可能有所增仓。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此项数据粗略计算,易方达沪深300、南方沪深300等基金在近两个月的仓位变化并不明显。

    阳光私募

    做多热情稍减  9月看涨比例降至41%

        有人把7月A股开始的反弹看成是今年唯一一次  “吃饭行情”,梳理这个阶段所有机构的表现,“最潇洒”的莫过于阳光私募。与此同时,伴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的急速扩大,阳光私募在市场的对话语权也不断增大,他们的一举一动对投资者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那么面对正处在十字路口的A股市场,阳光私募经理们当前持有什么观点,9月的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私募基金经理。

    9月看涨下降至41%

            我们来看看私募排排网针对全国顶级阳光私募的一项最新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41.46%私募对9月份行情表示乐观。从单项数据来看,看涨私募达到近半数,这在差异化明显的私募群体实属不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相比8月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样的调查在8月时,对行情乐观的私募达到64.29%,这表明经过8月市场的折腾后,有部分看多私募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不过这部分转向的私募也表示,9月行情将维持横盘,所以约48.78%的私募判断9月大盘会维持横盘整理的走势。

            看跌的私募只有9.76%,但相比8月,该比例也增加了2.62个百分点。

            从调查结果来看,估值低是看多私募最重要的底牌。由于目前蓝筹股的估值还处于洼地,大盘向下的空间被封杀;同时,政策面和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国家不断推出的行业、区域规划,也维持了市场的活跃度。

            在9月看涨私募中,代表人物当属去年阳光私募冠军罗伟广。他表示,接下来的行情依然会震荡往上。对于往上的空间,他认为取决于通胀率能不能如预期般回落和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如果正常的话,市场有机会冲击3000点以上。

            世通资产常士彬也认为,市场在9月的反弹远远没有结束。他指出,眼前可以看到2800点~3000点。

            预计市场将维持震荡的代表是今年业绩冠军翼虎成长的余定恒,他在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市场已形成震荡格局,“基本面来看,实体经济增速下滑最快的阶段已过去;资金面来看,以农行上市为标志,扩容潮洪峰的峰值已过;政策面来看,退出政策告一段落,调控进入观察期,调控结果与过程处于可控状态;情绪面来看,悲观预期的修复从极度悲观转为中性”。

            “我判断目前市场还是震荡市,这两天银行、地产都有利空,市场出现了下探,但地产、银行从估值来看,的确是跌无可跌,空间有限,市场又有各种热点维持人气,因此不会深跌;但向上的空间又被银行、地产封杀,所以市场依然会维持震荡。”深圳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经理昨日向记者表示。

            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显示,看跌私募主要是担忧目前题材股炒作已经陷入疯狂,技术上存在回调要求;同时,CPI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经济的下滑和通胀预期的交织影响未来市场走势。而9月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在于房地产,面对着房价的反弹和“金九银十”的预期,更加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是否出台,一直压抑着市场的神经。

    61%私募保持五成以上仓位

            上面提到不少私募在经过8月的折腾后,对于9月的行情出现了变化,看多的比例开始减少,持震荡观点的开始增多,这从他们的仓位变化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60.97%的私募表示,要保持五成以上的仓位备战9月行情;而在8月,有90%的私募认为,会以超过五成的仓位应对8月行情。该项调查出现30个百分点的下降,显示出部分私募的态度开始变得谨慎。

            当然,还是有个别私募表示出乐观,比如26.83%的私募要以80%~100%的高仓位迎接9月的市场,其中7.32%的私募甚至表示将满仓操作。

            斯达克投资的黎仕禹就是坚持高仓位操作的私募之一,“我们管理的资产目前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投资仓位,在八成以上,后市将继续持仓不变,暂无加仓也无减仓的安排!只有市场没有按照我们既定的技术指标运行时,我们才会调整仓位。”

            他还指出,“目前的反弹行情并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各位投资者要坚定持股。而行情结束与否的技术判断信号,就是深成指周线系统的10周线。只要深成指的10周线没有被周K线跌破,我们就要坚定看多和做多。”

            另外在被调查的对象中,9月采取30%以下仓位的私募只有12.2%,没有私募选择空仓。

            总体来看,阳光私募经理们在经过8月的纠结行情后,9月看多的人数明显减少,仓位选择上以五成以上为主。

    龙虎榜

    机构9月频现龙虎榜出手凶狠堪比敢死队

        龙虎榜是揭秘每日两市异动股票的“榜单”,以往现身龙虎榜的多是游资敢死队营业部,机构席位鲜有上榜机会。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机构在经过7月的相对谨慎之后,从8月底开始,特别是进入9月以后,机构席位频频现身龙虎榜,而且“今天买明天卖”的炒作手法堪比之前的涨停板敢死队。

    7月保持谨慎  逢高减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整个7月市场暴涨的背景下,真正的牛股却并不多,月涨幅超过50%的个股仅10只,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就是目前市场第一大妖股成飞集成以及被举牌的深振业A。然而在这些牛股的背后,机构席位鲜有买入,几次上榜还是趁大涨顺势减仓。

            例如在7月下旬,一直表现平平的深振业A突然发力,连续暴涨上攻。7月20日,一家机构席位买入1034.48万元,买入额排在第四名。随后深振业A短暂调整,并于26日再次涨停,而在这一天,有两家机构席位出现在卖出榜单中,卖出金额分别为1178.87万元和622.93万元。就在机构出逃后的三个交易日,深振业A继续高歌猛进,创下除权后的新高9.45元。

            机构不仅趁深振业A反弹出逃,在7月另外两只大牛股航天机电和中卫国脉的交易信息里,机构仍扮演着“空军一号”。7月14日,航天机电因累计涨幅超过20%公布交易信息,一家机构累计卖出236.83万元;当日中卫国脉因相同原因公布交易数据,又有一家机构出现在卖出榜单中,卖出金额为507.5万元。

    9月猛炒题材股  频现龙虎榜

            在7月保持谨慎心态的机构,从8月底开始逐渐加入到题材股炒作,首选标的就是具有新能源概念的横店东磁。

            8月25日,之前一直沉默的机构终于“亮剑”,疯狂买入横店东磁3281.7万元,将该股封至涨停,之后横店东磁继续飙涨。8月27日,该股因涨幅超过20%公布交易信息,在3天时间内,一共有4家机构席位买入横店东磁,累计买入金额超过2亿元;而在卖出席位中,也有机构身影,两家机构分别卖出9260.77万元和2240.81万元。横店东磁的炒作一直延续到8月30日,两家机构在当日分别买入1389.36万元和1288.64万元,成为该股涨停的最大推手。

            或许正是在横店东磁上的成功炒作,彻底点燃此后机构对题材股操作的热情。

            进入9月,机构在龙虎榜上的“出镜率”突然暴增。截至9月10日,机构已经出现在龙虎榜的次数达到200次,操作的频繁度,可以与游资相媲美。

            例如宁波韵升在8月30日至9月1日大涨27%。龙虎榜显示,四家机构一起出现在该股的卖出榜,分别卖出6384.27万  元  、4190.26万  元  、3408.84万元以及3384.75万元。而在大举卖出宁波韵升的同时,机构席位又出现在海康威视、恒星科技、深天马A、天马精化、新开源、西藏城投、东方金钰以及中恒集团等个股的买入名单中,其中有四家机构占据了中恒集团买入榜前四名,最为积极的买入额高达1.04亿元。

            在疯狂买卖过后,机构在9月2、3日继续频繁上榜,两日内分别出现在鲁银投资、东风科技、粤传媒、国联水产、一汽轿车、西藏矿业、英威腾、金利科技、香溢融通等20只个股的交易龙虎榜席位。其中,对国联水产、英威腾等个股大举卖出,而在北方股份、东风科技等个股则是大举买入。

            在接下来的多个交易日里,龙虎榜俨然成为机构的阅兵舞台,几乎每日都有机构席位上榜,这种疯狂的势头完全盖过了7月、8月的游资,仅在周五(9月10日),机构席位就22次上榜,卖出富龙热电、石油济柴、华昌化工以及莱茵生物等个股,积极买入上海佳豪、广州药业、*ST山焦以及巨化股份。

            对此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进入9月以来,机构的买卖极其频繁,今天追涨明天卖出的手法多次运用,如涨停板敢死队一般凶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郑眼看盘:暂涨跌两难 关注CPI数据

    下一篇

    美股小幅反弹市场暂缺少指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