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别了,李荣融

    2010-08-25 03:19
    每经评论员  叶檀

            2010年8月24日,首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

            作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是称职的。但作为推进国企市场化的推手,舆论对李荣融存在众多争议。

            李荣融实现了最主要的任务,即央企的保值增值。央企资产总额和盈利能力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起持续上升。截至200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16.74%;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2.63万亿元,年均增长20.8%;实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加到8151亿元,年均增长19%。从2006年起,中央企业开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年累计上缴1371亿元。2003年,只有6户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到了2006年增加到了16户,2010年增加到30家。

            央企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利润主要在企业内部循环。央企资产壮大的数年,造就了央企在电信、石油等领域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中石油垄断了国内的原油与天然气开采,中国移动控制着5亿户左右的移动通讯,这些企业成为央企的报表“奶牛”。垄断领域的央企成为央企利润上升的保障,只要有这些公司存在,央企的收入就能芝麻开花节节高。2008年度,中国石油净利润1144.31亿元,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2009年度,中国移动以利润1484.7亿元力拔头筹,而中国石油则以2425亿元成为纳税状元,中石化集团以13919.5亿元成为收入冠军。中移动的利润1484.7亿元占了整个央企利润的1/6左右。

            国资委成立后,中国的市场资源配置加剧向央企倾斜。央企的数量在减少,但央企垄断红利在增加,涉足的领域在增加。央企不仅在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进军,在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同样引人注目。

            央企存在的目的是经济安全,并与民营企业和谐共处。李荣融任国资委主任期间,央企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23家,最终目标是使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因为数量的减少,李荣融不止一次声明,央企不存在垄断,在电信等领域已经实现了竞争。此语一出必遭各界抨击,所谓央企不存在垄断说不仅是对中国现实的漠视,也是对大众智商的侮辱。正是在2003年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油源管制等政策,结合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使央企的垄断红利在证券市场得到体现。

            央企垄断已经发展到新境界——通过资本运作理顺央企资产。央企资产管理公司未必比金融市场的专业人士更有效,国资委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国资管理者与国资利益争取者,未必能够成为一家好的投行,但这不能动摇国资委打通资产管理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的决心。

            最近,公众瞩目于国资委主导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能否在近期挂牌。据称这家国资运作实业资产的平台,可以参与资产收益分配、转卖股权、聘请经营者等,规模将超过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人称“中投2号”。该公司相当于所有进入该平台的央企的统一董事会,国资委则成为董事会之上的“太上皇”。

            央企内部的市场化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起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与正确的薪酬激励机制。

            国资委等部门在努力引进人才,却没有同步改良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据披露,中组部、国资委今年组织13户央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3名高级经营管理者,其中正职职位5个(4个是中央管理的总经理职位),副职职位8个。国资委一成立,就与中组部一起积极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新机制,连续6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11名央企高管。少数央企高管不再成为干部,而染上了职业经理人色彩,是一大进步;但海外人才的引入不足以建立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进入央企等同于进入体制内,而不是在全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中打拼。

            屡受人诟病的垄断薪酬也是国资委的辩解主战场。据国资委数据,2008年冶金、电力、石油石化、航空运输等4行业人均工资比上年仅增长6.9%,比央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3.1个百分点。央企薪酬高低两难,职业经理人抱怨过于僵化,而公众抱怨薪酬不公,关键在于激励机制错位,难以找到合理的薪酬定位。

            央企的业绩考核机制已经建立,但央企的市场建构远未完成。央企在短期内做到规模壮大,却未能做到效率最优。

            李荣融似乎坚信央企也可以通过改革与证券化实现市场化,坚信央企壮大不会导致市场资源的倾斜。这是特定历史时代特定岗位官员的特定想法。就此而言,李荣融与盛宣怀等官督商办的人士有相通之处,却离市场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合并传闻袭来 B指昨盘中逼近涨停

    下一篇

    5人齐杀入 航天动力疑藏德隆式坐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