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改善流通设施条件、落实完善“绿色通道”等方面,确定了多项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令人关注的是,近期一些城市部分品种的菜价上涨,引来百姓些许抱怨。国务院这次提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将为稳定菜价、保障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深入民心的工程。从1988年5月起,全国开始实施这项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将产、销通盘考虑,解决我国主要鲜活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篮子”工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2年来,“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
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等问题。如,由于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菜价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有的甚至占到90%,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问题直接导致卖到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成倍上涨。有的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而今年以来极端天气导致的水旱灾害频发,也是近期菜价上涨较快的重要推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不仅比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而且创下了21个月来的新高。由于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价格涨落对CPI举足轻重。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从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夯实稳定发展基础,以现代物流和信息化为重点推进市场体系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完善调控保障体系、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在提出加强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的同时,还专门强调要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这是一项既方便群众又能为菜农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好事。
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以地方为主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菜篮子”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同时,在不放松优势产区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强销区自给能力建设。密切产区与销区协作的利益关系,发挥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既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菜篮子”产品关乎千家万户的饭桌,让每一个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件必须做好的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