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投二号挂牌在即 5类央企或上“被重组”名单

    2010-07-28 01:30

    对于下半年“被重组”的25家央企名单,业界流传有多种版本,但是国资委一直“守口如瓶”。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目前只知道大约25家央企被重组,但是具体名单还需进一步协商,另外中投二号何时挂牌也只能等公告。”7月27日,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7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即“中投二号”)为契机,今年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

            对于下半年“被重组”的25家央企名单,业界流传有多种版本,但是国资委一直“守口如瓶”。李荣融在上述会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企今年内重组到100家以内,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务院对国资委的考核任务。”

    中投二号先挂牌  再打包央企

            李荣融认为,央企由2003年的196家减至目前的125家,重组速度应该不算慢,“但是,从当前形势和国务院的要求来看,我认为还是慢了。”

            下半年要重组25家央企,国资委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一背景下,注册成立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加快重组步伐。“国资委下半年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央企重组步伐。”李荣融指出,为了在今年内完成排名靠后的央企重组,国资委筹备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即将进入挂牌程序。

            “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注册的规格很高,不久将对外公布,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国新公司挂牌后将快速推动央企资源优化配置。”李荣融说。

            此前业界传闻,一旦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挂牌,将集中纳入大约25家排名靠后的央企,这些央企的资产将被整体打包。对于这一传闻,国资委并未正面否认。

            “被纳入重组的央企也不要有其他想法,因为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央企资源配置。”李荣融进一步解释说,按照国资委规划,未来将培养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所以今年完成100家的目标以后未来几年还将继续调整,还将有几十家央企被合并重组。

            “‘中投二号’的成立,旨在接纳国资委下属资产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中央企业资产。”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另据记者了解,下半年国资委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着力资源整合、提高运行质量上来,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央企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二季度以来,部分行业出现市场需求放缓的态势,企业订单出现下降,另外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据国资委发布的消息,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央企成本压力加大,1~6月,中央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5.7%,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基于各种经营压力,国资委决定今年下半年加大央企重组,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优势主业集中。”国资委一位相关司局负责人在会议现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李荣融表示,国资委为组建国新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实际上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所以未来一定要将国新公司做好,不管装入国新的公司是哪些,国新公司的目的都是创造市场价值。”

            业界人士认为,一旦中投二号挂牌,将在国资委系统内扮演核心的出资人角色,其资产重组能力远远超过国资委下属的另外2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开投和诚通)。同时,不排除国开投与诚通这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所托管的央企资产,未来将集中纳入新成立的中投二号,从而使中投二号发挥更大的资产管理功能。

    纳入重组的“25户央企名单”

            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下半年工作重点是,着力资源整合、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

            在谈到重组思路时,李荣融强调,“国新公司主要职责是加快央企整合和调整国资产业布局,将纳入一些规模较小、微利、效益差,应退出市场的央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资委首先需要确定25家被重组的央企名单,其中不排除一部分企业能找到“婆家”,从而不纳入中投二号。对于未能及时找到对接企业的央企,将被整体纳入中投二号进行托管。

            据与会的一位央企负责人解释,央企重组的基本思路是“以产业整合为基础,合并同类项”,这一思路早几年前国资委便确定了,并被125家央企广泛接受。具体整合思路主要分成四种: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秀央企,即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集中。

            今年以来有4组8家企业实施了合并重组,如国药集团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合并、中国农垦集团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等。基于此,央企总数由去年底的129家调整到125家。但是,这离央企缩减到100家以内的目标还很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尽管国资委尚未公布25家即将重组的央企名单,但是市场对于下半年的重组路径做出了多个版本的预测。

            在目前125家央企“全家福”中,考核排名靠后的25家央企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科研院所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咨询顾问公司包括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

            第二类为商贸流通性企业,如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中商企业集团公司、中国华星集团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等。

            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如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

            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如铁路方面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航空方面的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纺织行业的中国中纺集团公司、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恒天集团公司等。

            第五类为经营业绩困难的央企,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

            在这20多家靠后的央企中,11家科研院所与咨询公司并入相关产业集团成为下半年央企重组的一大看点。有数据显示,这些科研院所、咨询公司的总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这一类型的重组此前不少见,如长沙矿冶研究院并入五矿集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等。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在中央企业科技会议上采访了彩虹集团一位与会人士,当问到该企业是否面临被重组时,该人士表示,“目前而言,国资委的考核非常严格,彩虹集团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央企中排名靠后。”

            同时该人士认为,从央企监管角度分析,由于彩虹集团所处的彩管产业不属于国家战略性产业,应该加快改制重组推向市场化。

    延伸阅读

    推动民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国资委牵头制订具体方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石油天然气、电信、国防科技工业等投资建设领域,以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在国务院的上述文件指导下,国资委即将成立的中投二号将承担具体央企的产权改制、资产托管、挂牌转让等功能,并加速引导央企向民间资本推出产权转让项目。

            在产权转让金额方面,国资委披露的信息表明,今年上半年,央企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国有产权共363宗,交易金额140.3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1%和57.3%。但是,这一产权改革速度比较慢,涉及资金比例也比较少。

            “中投二号挂牌后,将更大规模地向产权交易所推出标的转让项目。这意味着国资委未来在国企改制时,及时退出部分国有产权,引进民间资本参与联合重组。”据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透露。

            据介绍,民间资本参与央企重组还有另外多方面的机会。比如,央企主辅分离将给民间资本带来新的重组机会。今年初国资委要求非酒店业央企剥离酒店业务,3月份要求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另一方面,解决产能过剩也将给民资带来重组国有企业的机会。

            至于未来中投二号的重组方式是采取股权划拨还是托管,上述权威人士表示,“估计各种形式都有,但是核心原则是按照市场化模式重组。”据记者了解,被重组进入中投二号的企业,可以先采取托管经营,再与外部的同类企业重组,或出售给其他战略投资者。

            “包括民资在内的其他外部投资者,未来几年可直接参与被淘汰央企的股权投资,从这一点而言,中投二号的市场化模式得到了体现。但是,目前这只是在理论上被认可,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位外资投行董事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他认为,一旦中投二号按照预期规划进行市场运作,其对央企的股权重组能力将进一步强化,且重组方式更加市场化。不排除未来几年,中投二号将发展成资产规模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三网融合深圳先动 催生3000亿蛋糕

    下一篇

    大股东承诺期限将至 风华高科资产注入倒计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