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胡晓炼:汇率调整有助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7-27 07:52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昨天(7月26日)的署名文章中表示,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影响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胡晓炼的这篇署名文章是她在中国重启汇改后的第三篇专述,名为 《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她表示,结合中国的特殊发展阶段,货币政策需要兼顾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而首要的责任是币值的稳定,防止产生高通胀的风险。胡晓炼表示,在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的时候,本币适度升值一点,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外汇占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胡晓炼指出,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汇占款较快增长的严峻挑战。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常项目顺差显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在保持汇率水平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人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从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的来源结构来看,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影响,货币供给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征。近年来,虽然我国CPI基本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但广义价格水平,如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涨。

      近年来,人民银行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回收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但流动性水平过高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此外,随着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央行票据大量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的频繁调整等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乃至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央行对冲成本也逐渐加大。

      对于中央银行而言,胡晓炼表示,首要的责任是币值的稳定,防止产生高通胀的风险。货币政策是管理通胀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确保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升值有助缓解“输入型”通胀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来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的时候,本币适度升值一点,进口的东西就相对便宜一些。汇率调整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胡晓炼在文中表示。

      胡晓炼认为,汇率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2005年以来的实践来看,遵循“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得企业、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提高。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进一步发展,市场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对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说,胡晓炼认为,适当通过汇率等价格手段调节贸易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缓解外汇流入和储备积累过快的压力,实现经济更加平稳、可持续的发展及货币供给平稳有序的增长。

      她还表示,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直接应对各类外部经济冲击,有助于增强一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以及宏观经济的“韧性”。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都表明,僵化的汇率体制容易受到投机力量的攻击,可能引发所谓“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上一篇

    四大行北京上海ATM跨行取款手续费未变

    下一篇

    国家信息中心:人民币币值暂不存在大幅上涨基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