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主权评级主导权“藩篱”横亘中国评级公司国际化之路

    2010-07-21 01:31
    每经记者  黎光寿  北京报道

            美国证劵业交易委员会网站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年7月22日,美国证交会将正式公布对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大公国际”)申请进入美国评级市场的仲裁。尽管最终的仲裁结果还未出来,但身为大公董事长兼总裁的关键中却没有一点憧憬和期待之情,只是淡淡地表示,从经验上看,美国证交会正式拒绝大公国际进入美国市场的时间应当还要2个月。

            作为原中国四大评级公司中唯一没有被收购的独立评级公司,大公国际自2008年7月开始努力并于2009年12月正式提交的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但早在今年4月14日,美国证交会已经正式通知大公国际称,其进入美国的申请已被列入拒绝程序。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11日,大公国际公布了“大公2010年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和“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采用了有别于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的评价标准,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信用级别作出了评价,对这些国家的投资风险提出了预警。这是债权国家的评级机构第一次对美国等债务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进行的评级活动。

            大公国际企划部副总经理张俊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美国拒绝大公国际进入,但大公仍然没有放弃进入美国评级市场的努力。

    大公主权评级中国比美国高

            在“大公2010年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中,中国的本币信用等级被评为为AA+级,外币信用等级被评为AAA级,未来趋势展望中获得“稳定”评价。在这份报告中,被称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本币信用等级仅被评为AA级,外币信用等级被也为AA级,未来展望为“负面”。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评级公司中唯一没有被收购的一家独立评级公司。与大公所公布的评级数据相比,先后控制了中国三大评级公司的美国三大评级机构2010年度给予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情况是:穆迪A1级、标准普尔A+级、惠誉AA-级,均低于大公给予中国的信用等级。

            本次,被大公评级的这50国包括欧洲20国,亚洲17国、北美2国、南美6国和大洋洲2国,这些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的GDP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获评本币投资级别BBB-以上的国家占72%,投机级BB+及以下的国家占28%;外币投资级别以上的国家占74%,投机级占26%。

            与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美资评级公司相比,大公的评级结果与他们的差异十分显著。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有27个,占总数的64%,其给予中国、沙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9个政治稳定、经济表现优秀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高于三大机构,给予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18个经济发展缓慢、债务负担沉重国家的评级低于三大机构。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美国的债务累累以及还债能力的欠缺所蕴涵的风险。但三大评级机构却丝毫没有动摇长期以来给予美国的最高信用级别——AAA级,这掩盖了美国债务负担沉重的的事实。而大公只给予美国AA级主权信用评级,并为投资者做出了预警。

            在《大公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中,大公预测全球国家信用需求总体仍存增长态势,原因是“多数国家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加速扩大的趋势”;因为“宏观经济增速与债务增速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大公认为发达国家信用风险恶化,国家信用风险仍处于高位并进一步复杂化。

            这是由中国评级机构首次对世界50个主要经济体进行的评级活动。多位专家认为,通过向世界发布客观、公正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对改变国际信用资源占用的失衡状态,改变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长期垄断国际评级话语权的格局,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为中国争取应有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为中国的规则制定权提供支持,尤其是能够为正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为获得合理的金融定价权而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三大机构评级意识形态为先导

            “信用评级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中介业务,”关键中表示,信用评级行业是一个由政府批准特许经营的非竞争性行业,“它通过信用风险信息发布满足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信用交易,影响金融市场定价权并控制着金融体系的运行,评级话语权不仅关系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是一个金融主权问题”。

            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认为,三大评级机构均属于美资机构,通过其所掌握的信用评级标准,长期把持世界评级话语权,对外代表美国利益。“爆发金融危机和希腊危机的本质原因是现行国际评级体系不能正确揭示债务国的偿还能力,向世界提供了错误的评级信息。”

            据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介绍,三大美资评级公司对世界各国进行主权信用评级所使用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按西方民主政治理念进行国家政治排序,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国家经济实力排序,用金融和经济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作为国家经济结构和经济前景的主要判断标准,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国际货币发行权是获得高信用等级的必备条件,把举债能力看作是国家债务偿还能力的判断标准。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介绍,即使美国偿债能力大幅度下降,美国仍然可以获得美资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级别。原因是债务收入关系到美国的兴衰,美国信用等级的高低关系美国国家债务收入的安全。“高信用等级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全球资本,保证美国债务融资渠道畅通……还可以低成本融资,实现债权国利益向美国转移……还掩盖了美国利用货币贬值转移国家债务。”

            关键中指出,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现行的评级标准“没有客观反映世界主要债务国的真实偿还能力,给予他们高信用等级,使这些国家很容易通过举债而不是财富创造来维持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使它们陷入债台高筑、资不抵债,甚至国家破产的境地”,“掩盖债务国信用风险的信息使债权国的外债资产处于不安全状态,使债务国有条件利用货币贬值输出债务,侵吞债权国的财富”。

            “不真实的信用等级使发达国家演变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他们利用自身高信用等级,过度举债甚至其债务超过自身实际偿还能力;他们共占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际信用资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为负数,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在关键中看来,过度举债饱受危机之害后,人们认识到危机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际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大公评级的依据是国家的管理能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支撑国家举债能力和偿还债务来源的根本是该国的财富创造能力”,与三大美资评级公司普遍奉行的评级标准存在显著区别。大公完全摒弃了以某种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作为识别信用风险的认识基础,坚持客观和辩证地认识信用风险形成要素的内在联系。

    资信评级背后的国际主导权争夺

            然而,4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做出决定,将大公国际提交至美国的  “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申请列入拒绝程序。江涌认为,美国此举在于阻止中国评级机构跻身国际评级市场,进而遏制中国获取国际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2005年中国短期融资债券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企业债、公司债等多种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信用评级的巨大需求,中国评级市场获得巨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诚信、联合资信、新世纪、大公四家评级公司脱颖而出,占据了中国90%的评级市场。然而,穆迪等三大评级机构先后收购了中诚信、联合资信和新世纪3家国内大型评级公司,同时也占有了中国评级市场7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大公国际是四大公司中唯一没有被收购的企业,“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公员工陷入了思想混乱,有的选择了离开,有的甚至投向了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公选择了民族品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中美之间争夺中国评级话语权的信用之战拉开了帷幕”。大公董事长兼总裁关键中如是表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7月起,硕果仅存的大公就启动了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的申办工作。此举获得了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国家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经过17个月的努力,大公于2009年12月正式将  “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申请提交至美国证交会。

            江涌介绍,2010年2月,美国证交会致函中国证监会,要求依据美国法律对大公等中国境内机构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或者不经中国监管层审查,直接跨境调阅全部业务文件;美国证交会还表明,如果中国不允许,将会推迟甚至中断对大公申请的审批。江涌说,跨境监管涉及国家监管主权,中国证监会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但同时,证监会也声明支持大公申请美国信用评级资质。监管问题不应该是大公申请的障碍,建议采取监管互助的方式解决美国提出的监管问题,包括允许经中国监管机构同意的评级材料报备美国证交会。

            关键中表示,虽然申请报告本身无懈可击,也经历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修改过程中极为严格的审查。

            江涌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美国很清楚评级话语权对于保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性,知道中国不会在监管主权上做出让步,才以此为由拒绝大公的申请,才敢漫天要价。”

            江涌告诉记者,目前全球有近200家评级机构,只有10家在美国获得批准,分别是7家美国本土公司、2家日本公司和1家加拿大公司,“后3家公司进入美国后从未开展业务。美国在2007年批准日本和加拿大的3家评级机构进入美国市场时,并未像对待中国大公一样提出如此无理要求。说明在金融危机后,已经深知信用评级对国家金融稳定和核心利益保护作用的美国提高了外国评级机构进入的藩篱。”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排名前七寿险公司银保业务占比下降

    下一篇

    “小QFII”破冰 下半年资金池或倍增逾100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