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开高走,这与一家遭遇重大污染事故上市公司本应得到的待遇似乎背离。这与BP(英国石油公司)所受的待遇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在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处于低估情况下,“一次性事故”的影响并不足以让基金从“投资角度”选择放弃。
基金未集体出逃
紫金矿业(601899)13日复牌后虽一度大跌至每股5.5元,但随后很快被拉起,收盘下跌3.68%。14日,紫金矿业再度低开后拉升,最终收平。H股在13日大跌12%后,14日出现小幅上涨。
“从走势看很可能有人趁跌在买入。”分析人士认为,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肯定没有集体甩票,否则不会是这样的光景。
很显然,机构投资者对于紫金矿业的一个尾矿库因为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渗漏液流入汀江,导致江水严重污染,部分河段出现大量死鱼,并隐瞒长达9天的消息并未作出投资策略上的激烈反映。
虽然有基金业人士认为“这就是国内版的BP”,(今年4月BP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出现大量原油泄漏),但资本市场上两家公司的遭遇却完全不同。BP股价在事故发生后大幅下挫,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股价已下跌三分之一,市值蒸发近700亿美元。
默认为一次性事故?
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表示:“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认为应该抛掉;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紫金矿业)这件事在国内不是太大的问题。”
该研究员表示,从估值来看,紫金矿业在黄金股里已经是最便宜的。而在国内基金公司的估值体系中,此种污染事故很可能被当作“一次性事故”处理。如果仅仅是停产、整改,对于上百亿资产的紫金矿业而言损失可控,对估值影响不大。
这也是基金继续持有紫金矿业的原因。“如果股价再跌,已经可以考虑买入了。”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
作为沪市权重股之一,紫金矿业被不少公募基金共同持有。统计显示,2009年末,有96只基金累计持有紫金矿业超9%的股份。而虽然今年以来不少基金大规模减持了周期性行业股,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席位中剩下4只基金,其中有3只是被动配置的指数型基金,但基金持股总量依旧不可小觑。
而与之相对的是,作为世界排名第二大的石油公司BP,是全球所有共同基金与退休基金的基本持股,但据国外媒体报道,基金公司在事故发生后持续减持BP股票。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保尔散齐在其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主要的美国投资者都出于'美化账目’的需要而减持英国石油公司的股票。”他指出,“其实这对股价的估值关系不大,主要是基金经理们应该如何向他们那些(道德高尚,关注环境的)客户解释这只股票在投资组合存在。”
污染企业将渐被抛弃
国内的基金经理似乎并不认为企业涉及的社会影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触目惊心的污染在他们前往不少上市公司调研时已看得太多。
但在调结构的经济大背景之下,他们认为有关部门对此污染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仍值得关心。如果与BP一样,紫金矿业需要承担对社会巨额的赔偿和处罚,那对其影响则会上升到财务层面,届时机构投资者可能便无法安坐了。
不过,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基金喊着新兴产业的口号越发响亮。背负“污染”十字架的紫金矿业未来可能会被更多的基金所远离。在市场整体投资偏好转向新兴产业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开始在基金组合中占比缩水。
此外,越来越多的主题基金出现,例如兴业社会责任(340007基金吧)、汇丰晋信低碳先锋等,直接将此类污染企业剔除出选择范围。虽然目前国内此类“绿色”条款只在单个基金的契约中出现,但从国外基金发展来看,并不排除未来会有基金公司将此列入股票选择的硬性规定中。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