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诺奖得主威廉姆森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

    2010-07-02 01:44
    每经记者  吴宇宸  发自泸州

            昨日(7月1日),中国酒城泸州迎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状元”威廉姆森先生。这位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之父”的顶级经济学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泸州老窖集团的储酒洞库、酒业园区,了解泸州老窖集团的营销模式。对于品尝国窖1573酒的邀请,78岁的威廉姆森端起酒杯,先浅浅地品尝了一口,随后微笑着一饮而尽。

            昨日下午,“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论坛在泸州的中国第一窖广场举行。泸州市市长刘国强、泸州老窖总经理张良、品牌专家石岩等与威廉姆森共同讨论交流了关于泸州老窖的国际化发展和泸州打造  “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等话题。

    论题1

    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2008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全省酒业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主要是指岷江流域的泸州、赤水河流域及长江上游交汇的宜宾所形成的三角地带。该区域内汇聚了泸州老窖、郎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酒聚集地。

            刘国强市长表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不仅将掀起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也将使泸州成为经济增长极,让泸州成为中国白酒的  “波尔多”。之后,还要为白酒业营造一个开放而竞争激烈的交易中心、白酒产业中心和浓香型酒的品牌中心。泸州市在支持就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土地、税收、财政等相关政策,在打造名酒的同时,还将打造“名园”和“名村”。“酒业发展区我们将投资22亿元,把二郎镇打造成世界级的名酒名镇;此外,我们的就业发展园区,采取OEM的发展方式,一期集生产、包装、物流在内的整体已经打造完毕,二期还将建设展示区,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酒的发展历史。”刘国强市长介绍道。

            对于泸州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威廉姆森表示,这一构想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他说,从交易成本理论看,泸州的发展非常积极,“大有可为”。

            泸州建立酒业发展园区,被威廉姆森认为是一种整合化的形成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威廉姆森评价道,泸州通过工业园区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非常好,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发展的风险,因为这些风险被各个环节平摊了。

            威廉姆森还建议,建立产业园区不是唯一的发展模式,应当注意与其他模式形成互补的关系。另外,在每个交易中,应该如何在各个交易中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例如,能不能整体提供能源供应,或将各种原材料的生产购买加以整合?

    论题2

    泸州老窖走向国际市场

            张良表示,“中国酒谷”酒业园区,就是将整个工业链上的企业单位整合,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这跟威廉姆森的研究理论能很好地结合。

            张良说,“中国酒谷”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它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希望通过这种努力,让中国白酒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提升。“那么,管理成本的上升如何有效控制?如何把组织的有效性提高?中国白酒想进入国际市场,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重要的一点,有时候我们谈到交易的时候,应该想到一种契约式的关系,因为参与交易的各方,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威廉姆森向张良支招,这种契约式的关系应该在相互之间让步、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链上的各环节之间的契约关系要打理好。也要清楚各个环节加入到这个链条中的意图是什么,能不能让其他的各方得偿所愿,这才能让关系长久。”

            威廉姆森说,“在组织层面上,我们常常不太能预计在各个环节的交接点上,会出现何种问题,所以常常会被未知的问题所拖累,造成长远的影响。另外,关于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企业跟金融机构的联系问题都需要注意。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很好的走向,应该让生产企业跟金融机构的联系尽量多一些。”

            最后,威廉姆森还不忘提醒,当企业在扩张的时候,可能一切形势都大好,有很多新机会,“但大家应该保持警惕,扩张的速度和形式会不会过于冒险。”

    论题3

    打造国窖1573顶级品牌

            泸州市被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地球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这也成就了泸州老窖独特的顶级奢侈品基因。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石岩在梳理国窖1573的历史时,认为国窖1573的稀缺酿酒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与欧洲奢侈品的发展之路非常相似。

            “品牌传播是一种被认同的过程。”石岩建议,泸州老窖不妨把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放到酒里去,让外国人也接受泸州老窖,即“让全世界人民接受中国最好的酒。”

            对于石岩的建议,威廉姆森表示非常赞同:“像我一样,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白酒没有了解。如果把酒跟中国人性格的方面加以联系,有助于成为国际上认知中国酒的一种途径。”

            “要建立一个品牌,酒类产品首先必须拥有很好的质量,与同类产品有优势。其次,建立国际品牌,是从已知的领域,到未知的领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比如说,酒类的味道,色泽,包装等细节问题,都是酒类品牌打造不可或缺的部分。还有,把酒类品牌与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联系起来,也是不错的建议。”威廉姆森说,集约和整合是两个关键词,“因为中国白酒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工艺,对于外国人来讲太复杂了,应该简化一些,以一个更简单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华东流行“喝世博牛奶”——伊利世博纪念装牛奶走俏华东市场

    下一篇

    郑州廊坊争夺战或升级 富士康内迁“脚踏多条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