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富士康被曝紧急迁移暂难引发“内迁潮”

    2010-06-29 03:25
    每经记者  严翠  发自深圳

            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两年前,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诸如“企业迁移内地”等言论曾如冬天的雪花般纷至沓来;如今,由于富士康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企业的加薪潮、内迁潮又一次摆在了公众面前。

            6月28日,网上有消息称,富士康近日将从深圳撤离,大规模迁移工厂,目前最被看好的目的地是天津滨海新区,并称6月25日天津市有关领导已经前往深圳富士康召开动员会。不过富士康多位中层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没听说要迁移,“如果要迁移,我们肯定会接到通知的”。观澜厂区多位员工也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迁移的通知。与此同时,传言中富士康即将要迁往的天津市政府方面也未正面回应这个消息。

            更令人怀疑内迁真实度的消息是,富士康刚刚决定将深圳厂区数十万员工交社会物业公司管理,让员工从“校园式生活”回归社会。

            上述传言的市场或许来自深圳各界对富士康的看法。

            “富士康已经越来越不受深圳欢迎。”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直言。

            6月28日,深圳政府部门一位官员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富士康的代工生产模式急需升级,要转型为创新型企业。”

            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珠三角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工作会议上,当时广东省委官员直言要将低附加值项目向内地转移,并明确指出富士康要把低端产业链的规模降至10万多人。

            既然深圳不欢迎低附加值的企业,那么此次富士康大幅加薪的事实,以及内迁的消息会否引发其他大量企业跟风内迁?

            瑞信证券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撰文指出,加薪不会引发“迁移潮”。尽管有企业可能会将工厂转移至内陆城市,但是这些企业很少有能力把一整套的产业链、上下游工序迁移走,这样一来其采购、运输成本将非常高。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员肖金成也认为,中国制造业目前仍然处在低成本、低报价、以牺牲员工利益来盈利的状态,而此次的企业加薪与物价水平相比,实际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并不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改变中国的商业力量”人物评选最终15强揭晓

    下一篇

    券商股权交易遇冷申银万国遭打折甩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