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作为企业,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账户,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源消耗是多少,这样才能去有的放矢地进行监控,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之际,企业如何才能寻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活跃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民间研究型公益机构,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叶维佳认为,企业必须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走绿色的、环保的、低碳的发展之路。同时,一个企业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账户,如此才能知晓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最终达到节能减排。
2010年6月10日,叶维佳(以下简称叶)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的专访。
NBD:现在被关注的、被培育的中小企业中,其负责人以及员工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如何?对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怎样?
叶:应该说,中国新一代的产业模式变革,其主导力量在企业家身上。在企业发展初期,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素质,除了具备传统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有两个方面的重要素质。首先,应有很好的环境理念,自身对于环保有很深的领悟。同时,要有社会理念,自身要有意识地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从我接触到的中小企业来看,他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都很高。NBD:你说过要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市场的问题,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如何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
叶: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相当程度上都依赖政府,但是政府的扶持是有阶段性的,也是有限度的。中小企业必须要走与传统行业发展迥异的路子,假若这些企业永远生存在政府的庇护下,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发展将会成为问题,因此必须要进入市场的考验中。
比如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被引进中国,在北京、山东等地试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太低,市场手段用不上,政府只有去补贴,补贴之后形成的价格信号,重新调整了企业的利益点。
NBD:企业有无建立起相关的节能减排机制,以从制度上做一些约束性的指标?
叶:节能减排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应是必要的,特别是能源价格在产品成本结构里面占10%~15%以上的企业,这个时候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能源账户,因为只有这样,作为企业自身,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源消耗是多少,这样才能去有的放矢地进行监控,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NBD:目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除了能源匮乏的挑战之外,还面临着什么样的新问题?
叶:我们国家作为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大户,目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应该更加有意识地注重环保。另外我认为水源的污染问题,绝不亚于能源匮乏带来的挑战。另外,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铁矿、铜矿等资源,我国现在基本上靠进口,所以节能减排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认为,循环经济在中国绝对不应是一个时髦的口号。
NBD:国内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政府和公众应作何种努力来促进节能减排?
叶:低碳经济的核心的是能源问题,特别是一次能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所以低碳经济的侧重点,应是改变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这和国家的某些产业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另一方面,从个体的行为来讲,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千百万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消费者有两个信号可以刺激促进低碳经济,一是价格信号,或是市场信号;另外主要是理念信号,或是信息信号,比如买洗衣机,消费者如果能把能耗的高低作为选择某款产品的标准时,我们可以说这就直接促进了节能减排的工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