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监管层控制信贷信心坚决 担忧天量信贷后遗症

    证券日报 2010-06-08 09:39

      编者按:今年以来,央行已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的非常明显。部分银行存贷比超过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不足,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增加风险资产权重的内生放贷冲动……

      每经网相关新闻导读:

      ·房贷压力测试起底 银行称房价跌三成不足惧

      ·房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 未来不排除调整房贷利率

      ·信贷收缩提振金融租赁业务 今年行业净利或破百亿

      去年各银行天量信贷所可能引发的坏账风险,让监管层愈发担心。日前,央行公布了《贷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将首次统一银行贷款统计标准,监控规模及风险。针对央行这项措施以及天量信贷的“后遗症”,银联信分析师符文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管理层控制贷款规模的又一举措。

      他提醒,在2009年超额放贷后,商业银行在今年已迈进贷后管理年。各家银行应针对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强化贷后管理。

      监管层今年控制信贷 信心坚决

      由于商业银行去年业务的快速扩张,9.6万亿元的天量信贷投放使得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在监管压力下,部分银行的业务扩张受到极大限制。另外,2009年银行大量投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导致银行坏账风险上升。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7.5万亿元左右。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房地产调控及金融监管加强,这一目标将不难实现。今年经济增速连续数月走高,CPI涨幅连续4个月超过2%。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新增信贷投放将成为重要手段。

      从信贷节奏来看,管理层已经明确今年将把均衡放贷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比例严格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防止贷款大起大落。消息人士透露,管理层已经要求商业银行对一季度的超量信贷投放,在二季度一并回补,4、5月新增信贷明显放缓。这将避免出现去年新增贷款大幅超过既定目标的情况。

      今年以来,央行已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的非常明显。部分银行存贷比超过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不足,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增加风险资产权重的内生放贷冲动。

      针对日前新统计标准的出台央行表示,贷款是我国实体经济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合理的信贷规模和结构将促进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试行统一的贷款统计标准,更利于中央银行监测和分析货币信贷政策传导过程与效果。

      进入贷后管理年 防范风险成银行重点

      商业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令今年中期内出现坏帐以及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极大。当前我国银行业进入贷后管理工作年,如何有效地进行贷后管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今年的工作重点。

      银联信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目前主要存在包括贷后管理认识不足、贷后检查履职不足、贷后监管与预警不足与贷后管理能力不足等多项问题。

      自去年底到今年2 月份,银监会连续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这“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涵盖了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在内的各类贷款业务,明确规定对贷款实行全流程风险控制,强化了对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

      符文忠认为,为了防范信贷后遗症可能产生的风险,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节。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崭新的贷后管理理念。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是价值实现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克服“重贷轻收,重贷轻管”的思想倾向,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加大贷款质量考核指标的比重,对形成不良的要从严问责,以贷后管理推动业务的稳健发展。

      其次,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

      此外,要强化贷后监管,构建贷后管理长效机制。最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是进行贷后管理的有力保障,目前必须加快立法,从法律上规范约束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及相关部门的信用行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为金融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

    房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 未来不排除调整房贷利率

    下一篇

    工信部:适度容忍新兴产业产能过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