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半年线下穿年线形成死亡交叉A股欲振乏力或再探底

    2010-06-05 02:50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本周市场,沪指中长期均线之120日线(半年线)和250日线(年线)出现死亡交叉,即半年线向下穿越年线。技术派人士认为,从A股历史走势看,这是市场中长期走弱的信号。目前半年线与年线死叉点位在3000点附近,与当前沪指还有500点差距,这说明整个市场非常弱。而未来A股反弹最大的阻力就是半年线,因此在整个低迷的市场状态下,A股未来一段时间或有反弹,不过力度不会太大,反弹后则将继续探底。

    历史回顾

    死叉后  股指通常还要大跌

      经过2008年一轮熊市,又经历2009年一轮单边大涨,A股近两年走势就如同潮水一般。今年,A股在市场一片看涨声中,再次令人失望,4、5两月快速下跌后,股指表现已成全球第5差。

            此次半年线再度下穿,这也是时隔两年多时间里首次出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查阅历史多次沪指半年线下穿年线后A股的走势发现,一旦趋势确定,短期市场虽有反弹,但从长期来看,A股将进入漫长的下跌轨道。

    1993年首次“拦腰”斩断

            1992年A股市场在正式开放约两年时间后,首次走出“N”字型走势,沪指由最低的307.87点最高涨停1558.94点,区间涨幅达到惊人的391.47%,经历一年的大起大落,1993年春节后,A股进入了长期弱势往下调整的态势。直到当年10月15日,沪指半年线首次下穿年线。

            该现象出现后,A股一度跌至774.53点。而后市场筑底反弹,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指最高达1022.33点,虽然突破千点,但是半年线和年线点位差却不断加大。随后A股进入漫漫下跌之路,1994年7月29日,沪指最低跌至325.89点,从当时的774.53点到近1年后的325.89点,沪指被拦腰斩断。

            1994年8月1日,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其中一条便是暂停新股上市,重大利好消息齐出,A股结束狂跌之旅,展开了一轮大级别的反弹。

    1995年~1998年反复下穿

    1995年至1998年三年时间内,沪指半年线曾多次下穿年线,而这几次,A股走势也略有不同。

            1995年4月27日,半年线史上第二次下穿年线,不过此次下穿并没有引发市场躁动,指数一直在低位震荡整理。直到5月17日,政府宣布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暂停,导致资金涌入股市,5月18日至5月22日三个交易日内暴涨59.1%。然而,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突然在二季度下达了1995年全年股票发行的模糊额度和上市节奏,致使刚要反转的股市高台跳水,第二天沪市下跌16%。第四次熊市就此来临。

            1996年2月9日,A股随着长期下跌后,沪指半年线再一次向下  “击穿”年线,然而此次下穿后,A股走势却是历史最佳。2月15日,A股连续三日放量上涨,持续走高,至7月31日,年线向上反穿半年线,股指涨至822.47点,5个半月时间内上涨了55.4%。

            近两年后1998年1月6日,沪指半年线下穿年线,走势复制1996年强势震荡上涨的走势,而当年12月3日的再度下穿,A股则丝毫未有抵抗,持续下跌至1999年5月18日。

    2001年政府救市无果

            “5·19”行情的引爆,造就了A股史上一大传奇,这一涨就是两年,直到2001年6月14日2245.43点阶段新高的创出,才为两年牛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大涨之后,A股开始回调挤压泡沫,于2001年10月17日跌至1643点,半年线又一次下穿年线。

            然而就在下穿年线不久,政府出手救市,当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关于  “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受此消息影响,沪指当天暴涨9.86%,然而,此次“井喷”持续时间只为两天,累计涨幅14.7%。在股指攀升到1776点后便出现长期下跌趋势,跌至1310点附近,持续时间达1年半之久。

    2004年悲剧重演

            2004年9月10日,沪指半年线第5次向下击穿年线,并于接下来一个交易日创出阶段新低1259.43点。在创出新低后,A股短期报复性反弹,连收5根阳线,5日涨幅高达16.1%。连续暴涨后,A股强势整理,而后于9月24日再创阶段新高1496.21点,盘中一度收复半年线,但是迫于半年线压力,当日最终以大阴线报收,为时半个月的反弹也就此终止。

    2008年外忧内患

            说到2008年时,老股民一定记忆犹新,从07年6124点到08年的1664点,一年跌幅达到惊人的70.62%!

            2008年,由于前期国内经济过热增长偏快,通货膨胀抬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开始紧缩货币,再加之“大小非”倾巢而出,三座“大山”彻底压垮A股市场。4月25日,沪指半年线第6次下穿年线,当时股指正处于3500点之上,短期来看,A股依然顽强抵抗,股指小幅反弹,但这不改长期下行趋势。半年时间,沪指就由3657点一度跌至10月28日的1664点,筑底调整后,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A股开始了2009年单边反弹。

    现状分析

    或重演历史走势

      就在市场“跌跌不休”之时,一个不祥征兆悄然出现,那就是沪指半年线(120日均线)于5月31日(本周一)下穿年线,当前市场环境和宏观背景与历史是否相仿呢?A股未来是否会复制当年走势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A股宏观调控时间与2004年相近,而外部环境则与2008年相仿。

    2004年时间相近内容不同

            今年以来,政府频频出台调控政策,紧缩货币,为的就是预防通胀。这主要因为2009年我国贷款比同比增长了31.7%。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四万亿人民币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了经济的反弹,出口重新恢复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大范围工资增长,商品价格反弹使通货膨胀开始卷土重来。而这一点,与04年非常相似。

            2004年,当时国内经济恢复正在起步,为恢复增长而出台的极具刺激性的政策环境使当年通货膨胀成为忧患。国内CPI从2004年2月的2.1%猛增到当年7月的5.3%,增速极其惊人。正是有了通胀,调控手段才变得密集,2004年4月,国内宏观调控开始,这与今年相似。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4年宏观调控的内容与今年是完全不同的。2004年政府为了快速给经济降温,被迫采用行政性手段,防止经济过热;而今年实际是在调控经济结构,表面上是在打压房地产,其实重点在于调结构,因此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此外,2004年实际是中国增长周期的一次短期变动,当时被打压得很惨的几个行业如钢铁、有色等,在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增长。

            而今年,政策调控对于很多强周期行业可能意味着长时期繁荣的结束。国家意图在原先一些增长引擎逐步失去动力之前,培养起另外一些在当前时点持续性更长、动力更强的增长引擎,这其中包括内需和新兴产业等。而在这一背景下,那些历经多次调控依旧创出新高的行业可能会面临长周期拐点,出现长期系统性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

    两次外围危机影响不同

            谈起今年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大事,自然就是欧洲债务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有所相似,但两大危机负面影响仍有很大不同。

            资料显示,去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欧债危机由此引发。之后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欧债危机的爆发,将对国内出口行情造成较大影响。另外,由于该危机将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再加之欧洲原本在全球各地的资金有回流欧洲救急的需要,双重影响下,一些资金会加速流出中国。不过,这一影响不会高于2008年。

            据资料显示,上次美国债务危机发生时,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半年里,热钱流出我国2000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国家储备增加479亿美元,而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44.90亿美元,一季度我国直接投资为234.40亿美元。简单计算今年一季度热钱流入我国仍达99.70亿美元之多。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中国银行对欧洲的借贷规模很小而造成,所以从两次危机来看,这次危机的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要低于美国次贷危机。

    A股反弹乏力将继续探底

            认为今年行情与2004年相仿的石波日前曾分析认为,今年的行情并非复制2008年,而是和2004年的行情会很相似,与2008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2008年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市场人士分析称,今年市场环境非常复杂,目前沪指半年线再次下穿年线,从历史情况来看,这自然不是一个好兆头。特别的是,目前半年线与年线死叉点位在3000点附近,与当前沪指还有500点差距,这说明整个市场非常弱。而未来A股反弹最大的阻力就是半年线,因此在整个低迷的市场状态下,A股未来一段时间或有反弹,不过力度不会太大,反弹后则将继续探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农行上会在即管理层启动维稳之手?

    下一篇

    匈牙利股市暴跌拖累欧美股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