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500点困兽犹斗基金酝酿净值保卫战

    2010-06-05 02:48
    每经记者  李凯  李娜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年初信心满满的基金们,在遭遇了黑色5月的洗礼之后,一个最为残酷的现实摆在了面前——基金净值年内平均跌幅超过了12%!

            业绩的节节下滑,将本来就“弱势”的基金们逼上了绝境:

            业绩的不佳,对投研团队构成了更大的压力;业绩的不佳,使得新基金的发行更无人问津;业绩的不佳,使得小基金的生存更雪上加霜;……

            面对2500点的大盘,面对云遮雾绕的市场,基金能坐以待毙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每日经济新闻》在对基金进行了全方位调查之后,今日为你呈现“困守2500点  基金主动求变”专题策划报道,为你一一揭开迷局中基金公司的主动求变之道!  

    业绩之变:进·退·矛·盾

    “长期投资”不见优势  基金攻守两难

            虽说投资基金是以获取  “长期投资”和“相对收益”为目标的的一种理财方式,但是净值长期以来“相对下跌”,没有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投资”回报的基金显然会被投资者所摒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5月底,366只偏股型基金年内净值损失超过12%,有多达38只基金年内的跌幅超过20%。从2008年初至今的偏股型基金中,仅有10只基金实现盈利,亏损基金占大多数,更有甚者,6只基金的净值目前仍是“腰斩”状态。

            如何收复失地?如何使净值不再亏损?是攻?是守?从记者的调查看来,基金经理们依然口径不一。

    净值情况触目惊心

            “说一千,道一万,基金公司寻求突破最为关键的还得靠业绩说话,如果业绩始终做不好,那么一切都免谈,因为投资者不会买单!”这些话记者曾经不止听到过一位基金界人士谈到过。虽然话有些直白,但其实充分说明了基金业绩的重要性。

            转眼间,2010年已经过去了5个月,年初还信心满满的基金们,在遭遇了黑色5月的洗礼后,基金的净值已是大幅缩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2009年10月底之前成立的偏股型基金进行了详细统计,截至5月底,能够盈利10%以上的基金仅有嘉实主题1只,而实现盈利的基金也仅仅只有少的可怜的14只。也就是说,今年前5月,实现盈利的15只基金,仅占366只偏股型基金的4.10%;而亏损10%以上的基金则高达223只,其中有38只的亏损幅度更是超过了20%。

            随后,我们对2008年之前成立的240只偏股型基金也进行了统计,从2008年年初到今年5月底,接近2年半的时间,能够收复2008年失地,实现盈利的基金仅有10只,占统计总数的4.17%,而亏损20%以上的基金则高达183只,其中亏损超过40%的有35只,更有6只基金的净值至今仍被腰斩!

            这是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这充分说明,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的疯狂之后,从2008年至今真能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基金可谓少之有少,而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再度近乎全军覆没,这更是将基金再次逼到了悬崖边!

    是攻是守基金各说各话

            “虽然市场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但短期市场向上的空间不大!”

            “市场仍然有调整的压力,维持震荡市的概率较大!”

            ……

            随着上证指数再度回到2500点,基金的观点似乎依然云遮雾绕,似乎充分显现着基金的谨慎。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基金的销售需要基金的业绩支撑,小基金公司的突破需要业绩的支撑,而目前偏股型基金平均超过12%的亏损幅度,则将基金推倒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那么基金后市会选择主动出击推动净值收复失地,还是以守为主,保持净值不继续下滑呢?

            “短期市场机会不大,现在如果选择盲目出击确实有些风险,因此我会选择更加稳健的方式,就是有效控制仓位,等不确定因素相对明朗了之后再行动!”一位北京的基金经理如此告诉记者。

            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深圳的基金经理则表示:“我已经主动增加了仓位,目前这个位置已经进入了投资区域,总的来说,我认为机会大于风险!”

            显然,对于市场看法的不同,使得基金经理选择守还是攻自然分歧不小,而今年最牛基金将仓位降至接近下限,而部分次新基金却在5月快速建仓,这也充分表明基金内部的分歧所在!

            “实现了盈利或者亏损幅度较小的基金,可能操作会更稳健一些;而对于亏损幅度较大的基金,由于排名等压力,则选择攻的概率会较大”。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如此分析,“由于心态的不同,目前亏损较大基金一旦对趋势把握不好,那么很可能会雪上加霜,这也就增大了基金的不稳定性!”

            通过记者的采访,虽然难以统计出基金整体选择攻还是守的比例,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基金经理内部的分歧依然相当明显,而这种分歧的存在,也就决定基金短期内难以形成合力,而基金经理们各打自己的小算盘,对于行情向上的推动,也难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投资之变:新·兴·成·长

    “十年十倍股”的诱惑  只能靠研究“生财”

            宏观经济调控进入冷静期,市场流动性缩紧,欧元区经济下滑引发出口的担忧,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成为了眼下基金经理唯一能真实触摸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在政策扶持下,朝气蓬勃的新兴产业。纵然它们当中也不乏混水摸鱼者,只是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研究员们都已是倾巢出动,外出探寻他们眼中的“金矿”。

    从疑虑到共识

            “如果我告诉你,这里极有可能诞生十年涨十倍的牛股,你觉得基金经理会不会乐意地去寻找呢?”当提及到新兴行业时,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如此反问道。

            岁末年终,新兴产业发展再度从管理层传出了大力支持的强音,也拉开了基金此番大幅调进涉及新兴产业个股的序幕。事实上,跟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寻找投资机遇,在去年上半年就已露出苗头,只是那时在绝大多数公募基金投研人士心中,新兴产业还只是给未来描绘的一副美妙的空中楼阁。

            一位基金公司的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这样描述他最终选择新兴产业的过程:“我还记得去年7月市场进行调整,我们大量减持了周期性股,增持了以医药、消费为主的中小盘股。10月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有关钢材等行业的产能,向上的空间已然不大。那么,未来经济增长又会集中在哪里呢?实际上,今年年初我们的投资目标就已转向了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中那些潜力比较可观的个股。”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共增持了232家上市公司,其中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都已经达到了106只,几乎达到了一半。

            不过,正如此前所提到的那样,新兴产业的价值经历了一个公募基金逐步达到共识的过程。新兴行业怎么估值,目前是不是太贵了;中国新兴行业能不能发展起来,会以多快的速度发展;上述悬而未决的问题正是此前也是如今一直众多基金经理心中的困惑。

            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诚恳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是出于对上述问题的困惑,他们年初大部分的资产配置还停留在传统的大盘蓝筹中。那时候还没有看清楚市场,真正换进新兴产业个股是始于今年的3月中旬,后面就陆陆续续一直在调仓。本轮暴跌中,又换进了一部分。”

            与此同时,深交所的公开信息也显示出,自年初以来,不少归属于新兴产业的个股成交活跃,且时常有买方机构席位现身。尤其是本轮暴跌以来,部分医药股、电子信息等个股也都时有机构露脸于买方席位。

    “二线球员”上阵对决

            “今年市场和往常的不太一样。如果把投资比作一场足球比赛的话,那么今年更多的是一场二线球员之间的较量。”某资深基金投研人士这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其实,在公募基金行业,大家总是把投资总监和基金经理等划作一线球员。今年各家基金公司的重点是在精选个股,而并非是以前的注重把握市场趋势。所以,今年基金公司整体的业绩会对研究员的依赖比较大。那些研究团队配备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今年的业绩可能会比较好。上述投研人士进一步表示。

            回顾以往,对于绝大多数诞生于此前那波超级大牛市的基金经理,他们所接受的考验更多的是基于对市场节奏把握的锻炼。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大牛市,那些被烙上激进风格的基金,自始自终坚守高仓位的策略喜笑颜开。而在2008年单边暴跌的大熊市,只要能提早做出反应,迅速降低仓位就是制胜的关键。刚刚过去的2009年,基金只要能把握住市场行业轮动的脉搏,收获也自不必说。如今的2010年,沪深股市缺乏趋势性机会,结构性机会目前也并不多,更多的是个股的绽放。尤其是新兴产业中,不少上市公司仍然是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而从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质地考究的难度。

            “投资总监擅长的是对市场时点的把握,一年之中只要有那么几次踩准节奏,当年的业绩都不会太差。只是今年的绝大多数时间,这种以选时为主的模式会有些不适合。密切跟踪上市公司的动向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做好跟踪又并非易事。现在基金经理也都经常在外边跑,调研上市公司。相比之下,公司的研究团队是提供公司核心股票池的关键,他们对个股的甄别能力,他们在这个行业的人脉如何;他们对行业的熟悉程度有多深,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在今年都显得十分重要。”某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投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可以看到的是,在基金公司纷纷打出寻找高成长性公司的牌局时,基金公司调研力度较以往也是开足了马力。或组团外出调研,或马不停蹄地奔走在于上市公司之间,基金公司在个股的选择也着实是大费苦心。

    消费  区域  新兴

            在谈到下半年的投资机会中,接受采访众多基金投研人士几乎都给出了相同的看法。对他们而言,心里最为有底的还是属于大消费中的医药股。

            “医药股虽然目前估值都相对较高,但从中长期来看还是行业空间很不错的行业,考虑到明后年的动态估值,其中某些质地优良的公司也不是很贵,如果大盘继续下跌,医药股补跌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其中的优质股肯定还是相对最抗跌的。”兴业合润分级基金经理张惠萍如此表示。

            “医药股是逆周期板块,好的拿在手里一年业绩增长个20%~30%,也是不错的。”日前在一次报告会上,面对众多的投资者,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部总监坦言道。与此同时,在不少基金经理的眼中,医药股中也仍有不少是属于新兴产业范畴,是孕育未来牛股的肥沃土壤之一。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部分新兴产业的估值着实贵的有些离谱。不过,这依然不能打消公募基金对其追逐的热情。据了解,自4月16日的本来暴跌以来,趁此类上市公司估值有所降低,多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再度增持。传统估值方法对新兴产业失效的声音也已有些时日。南方某基金公司专户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估值方式是没有意义的。或许对新兴产业的估值应该从市值的角度来看。从道琼斯市场来看,科技股的比重是很大的。而目前A股仍然是金融地产占据绝对权重。再者,新兴行业类上市公司也是不太稳定的,等到业绩释放出来时,股价早已涨了一大截子了。”

            政策退出的阴影一直笼罩在A股市场的上方,而以区域经济为首的主题投资,不仅不会受此影响,反而成为政策大力扶持的对象。区域主题投资者也成为了不少基金眼中贯穿全年的投资机遇。日前中海基金在其6月投资策略中表示,建议投资者可以以一部分仓位集中注意力在市场的结构性反弹中。

    新闻链接

    熬新兴产业时间  不做传统产业波段?

            市盈率进入个位数、市净率只有2倍的银行股,以及部分已跌至净资产附近的地产股,基金依然是唯恐避之不及。

            基金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和新兴产业相比,它们的行业空间就“只有那么高,缺乏成长性”。

            调低金融地产的配置,成为基金今年以来甩掉这个众人眼中“烫手山芋”的最佳选择。一季度动作迅速的基金,就开始降低金融、地产配置;二季度传统的大盘蓝筹被基金抛弃的力度也是有增无减。据了解,很多基金对金融行业采取的态度都是低配,有的配置的比例已不足基金资产净值的5%。“我们宁愿在新兴产业里面熬时间,也不肯在传统产业里面做波段。”有基金经理曾这样对外直接坦言。先前原来一直处于基金配置老大地位的金融、保险等,地位现如今扶摇直下,不仅是食之无味,就连弃之也不会觉得可惜,一时间其命运,竟连鸡肋都不如。

            自本轮暴跌以来,基金仓位稳步下降,基金手中的子弹也是越来越宽裕。可新兴产业的好股票就那么多,这些从大盘蓝筹撤出来的资金也选择了新的方向——债券市场。据中债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基金的债券托管量直线上升,截止5月底,基金公司的债全托管量已达到1.05万亿元,当月新增1131亿元。而此前单月增持的最高点位2008年8月的1325亿元。

            银行股很便宜,地产股也便宜,传统大盘蓝筹也许会有交易性机会,这也是公募基金早已达成的共识。不过,即使是面对陷阱重重的新兴产业,即使面对自己并不是特别熟悉的新兴产业,不少基金经理也认为交易性机会似乎并不诱人,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这种交易性机会远没有新兴行业的成长性来得更为重要,也许寻觅到几只好股,就能扭转目前基金净值亏损的尴尬。不知道这种想法,到底是一种机遇还是陷阱?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趋势比估值重要

    下一篇

    静待农行上市 私募建议不要轻易抢反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