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500亿温州资本集体彷徨 新36条还需完善

    2010-05-19 01:32

    短期内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近期由紧缩型宏观调控引起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可能下滑的风险,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每经记者  宛霞  田甲  实习记者  李亚蝉  赵冰峰  贺麒麟  发自北京、广州、上海

            5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这是继2005年出台老36条之后,中央政府又一次就推动民间投资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指导性文件。

            据统计,目前仅温州资本中的银行存款余额就高达5500亿元,民资出路的窘境可见一斑。时隔5年,民间投资在准入门槛和面临的障碍等方面仍期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新政策能否推动民间投资真正起到接续政府投资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多位经济学家、学者近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

    放开管制可释放制度红利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诸建芳

            诸建芳表示,放松垄断行业管制将是2010年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重大制度改革。此前两次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而本次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为重点的重大改革将带来制度红利的集中释放,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诸建芳分析,短期内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近期由紧缩型宏观调控引起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可能下滑的风险,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从长期看,政策将有助于解决经济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第一,政策将有助于引进竞争,提高整体效率;第二,有助于降低资源垄断性行业超额红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三,放开对医疗、公共设施垄断行业的管制将能有效增加供给,解决长期供给不足的问题,促进价格降低,满足当前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诸建芳认为,通过放松管制,可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他分析,36条新政涉及到的相关行业领域投资占比高达60%,类似能源行业等仍处于高利润环境中,如果相应政策完善,或许将成为民间投资下一个集中发力的领域。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08年和2009年,行业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5%和10.3%;同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更达到37.2%和16.2%。不过,上述行业能否成为民间资本的  “落脚点”,但未来政策效果还有待各项细则的完善和各部门的支持。

    备案审批成民资准入“玻璃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关键在政策的执行,否则以往类似文件也曾出过,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鲁政委表示,如果细看国务院文件,新36条在很多内容方面相对概括和具有纲领性,需要配套文件和细则在执行中给予支撑。

            2008年底以来财政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急剧上升,政府投融资平台正聚集一定的风险。鲁政委认为,放宽民间投资领域,使民间资金可以更自由地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以前限制较严的领域,将有利于补充地方政府资金缺乏的问题,也有利于缓解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压力。他表示,破除行业垄断,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供需的能力,建立动态化的过剩产能调节机制。

            鲁政委还特别提到了困扰民营企业的“玻璃门”问题。他表示,很多企业有“审批难”这样的经历,这也使民营经济在进入很多领域时没有法律保障,更无制度保障。另一个操作层面上的是备案手续。与审批相比,备案手续更需要在操作上加以落实,要让民资相信,通过审批进入一个领域后,不会有一些单位来“找后账”。他主张应该尽可能减少审批和备案手续,从而真正激发民间投资,有秩序缓慢地撤出国家层面的部分投资。

    未提监管  新36条需要完善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保育钧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顾问、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认为,新36条对调动民间资本、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和经济转型升级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保障我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过去一年多来,政府的4万亿投资属于非常态下的紧急措施,具有不可持续性,接手政府投资的只能是民间资本。

            其次,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推进自主创新。统计表明,国内八成的新产品由民营企业创造,引入民间资本将带来市场充分的竞争,由创新引发市场活力。

            第三,由集中精力“分蛋糕”转变为“做蛋糕”。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中小企业、国民资企业的活力将被调动起来,相应的就业、贫富差距等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将得到促进。

            第四,中国城市化率仅为46%,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少将维持20~30年,其途径是城乡一体化。未来二三十年里,大约共有3亿农民将转化为市民,新政有助于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与老36条相似的是,新36条在很多条款中也需要完善。保育钧分析,尽管不会有部门公开违背国务院文件的精神,但“不作为”和“敷衍了事”的情况可能不会鲜见。他建议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或由专人对国企和各部委进行监管和考核,并在文件中明确赋予相关权利。同时,保育钧表示希望垄断集团能够顾全国家大局,敢于舍一己私利,对民间资本放开。否则新36条将重演老36条的历史,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政府不能一直做投资的主体,这个接力棒要由民间投资来接手。”保育钧表示,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要有民间资本的投入,这样才能真正有内生增长的动力。

    地方政府对民资“本能”排斥

    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郭田勇表示,新36条比以往的政策力度更大,但仍要看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的落实。他以中小银行发放贷款举例表示,我国以地方名字命名的中小银行,地方政府多是实际控制者,但地方政府以往并不愿意与民企“合作”。在中小银行增资扩股中,地方政府都会倾向选择国有大型企业,其考虑无非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认为国企“钱多”;其二是认为国企“听话”,可代表政府部门的意志投票。

            其实,如果说5年前的民营企业资金短缺是一大问题的话,现在这一问题对某些民企已经不存在了,差的是与国企同等的市场待遇。“对于民营资本本能的排斥导致民企屡受‘玻璃门’困扰。”郭田勇认为,中央在扶植民间资本方面的愿望和宗旨从未改变,但以往地方政府真正领悟和落实却比较少。但当前宏观经济的背景可能会迫使地方政府和各部委认识到:这次中央要来真的了。郭表示,从当前宏观经济面看,资产泡沫压力大,通胀预期强,前期天量货币的投放使得社会上有大量的资本处于盲目和无处投放的状态下。

            “要么顶高房价、要么顶高物价。”郭田勇认为,与其让投机资本冲击社会各个方面,顶高物价指数,不如对其进行引导。基于这些考虑,中央适时推出了新36条。他认为,在金融、医疗、基建等领域,未来可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相当大。如果这些领域对民间资本放开,引入充分竞争,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各领域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新36条将越修正越完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  曹建海

            曹建海认为,新36条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意识地把投机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上。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靠的是两大动力:一是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增长,带动了钢铁、冶金、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这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另一个则是资产泡沫引发的地价升值,即将土地升值纳入GDP统计数据中去,这是掠夺式的经济增长。无论哪种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都是有害的。

            近期国家和各地政府的一波又一波调控房价政策的密集出炉。曹建海认为,与调节房地产政策具有一致性的是,国家希望改变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将闲散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上。现在由国家层面推动给民资找一个宣泄的出口,相对来说可理解为是对救市政策的一个修正,但政策总是“越经过修正越能走向正确的方向”。

            曹建海表示,新36条实施的效果尚不好估算,民企能否获得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扶持措施仍需进一步观察。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引导的各种领域能否生存下来,也还需国家对各项扶持政策持续的  “考察-修正-完善-再考察”的不断检验。

    过去优惠外资  现在应优惠民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成建三

            “我们的改革最早的是从引进外资开始的,在体制上原来是优惠外资,现在我觉得政策的导向就是要优惠民资。”成建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成建三也认为,若在体制改革上未获突破,光靠政策很难取得太大的效果。而当体制对所有民营资本平等时,民营资本自然会发展起来。

            新36条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是广东省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大力倡导的。对此成建三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对这些企业做更多扶持,促使相关产业发展得更好。“给民营企业更多空间,广东的产业转型就会更加顺利一点。”

            成建三同时认为,民营产业的加入对于解决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产能过剩问题是有益的。他说,民资跟市场经济有天然的联系,所以如果市场出现过剩,民资的调节能力会更加高效。“如果新兴产业以市场规律为运作方式,那产能过剩不是大问题。”

    新36条是打破垄断的继续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贺强

            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出台的新政显示了国家在打破国有垄断地位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自1992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的延续,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可以让民营企业充分参与。贺强认为,此次新政的出台还有一个背景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的4万亿刺激政策很大程度上把民营资本给排斥在外了,4万亿的“阳光”并没有“普照”在民营企业身上,这对于已经日渐壮大的民营经济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所以现在出台这个政策很及时,也会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民资将享受更公平竞争环境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  周德文

            周德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新36条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民营资本的地位,日后民营资本将享受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周德文认为,新36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了众多领域,提振了民间资本对外投资的热情。新政出台的重要背景是今年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整体的经济情况和2007年有某些类似,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外贸总量未明显下滑,但随着工人工资和福利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企业的订单利润减少,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困境。

            “金融危机后,国家动用了天量信贷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在上述背景下国务院出台新36条,让民间投资接力的意图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去年以来,温州民间资本投资受挫,大量资金撤回温州,民间资本陷入集体彷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资本中单是银行存款余额就高达5500亿元。周德文认为,民营资本是一个“藏龙卧虎”的群体,经济的持久发展需要激励民资的投资活力,而民资从社会获得财富的同时,也需要反哺社会。

    民企将起到“倒逼国企”的作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

            孙立坚认为,新36条的出台表明了民营经济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活力之一,“毕竟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民企曾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孙立坚表示,相比国企,民企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现在,政府把经济发展的方向盘交给市场,这可以让民营经济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新36条实际上是让民间资本从虚拟经济回到实体经济。”

            孙立坚认为,国有企业长时间处于垄断行业、核心行业,缺乏良性的竞争;民营企业的更多参与,能够让国有企业有危机意识,起到“倒逼国企”的作用。“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民企并购国企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他表示,新36条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国有企业拥有有完整的产业链、信息链,以及配套的服务体系。而民企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资金的获取也不如国有企业便利。”因此孙立坚认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还需要细化后续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刚开始时,要在相关政策上对其进行扶持,如税收的优惠、公平的服务等,建立更完善、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并保障其关联企业也能够参与进来,以利于产业链的形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追踪大小非

    下一篇

    大风“吹”裂墙壁 北京首个限价房成“楼坏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