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产能状况不平衡 部分车型依然供应迟滞

    2010-05-11 02:53
    每经实习记者  伍雨石  发自北京

            在汽车经销商遭遇库存压力的同时,许多车企却正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困扰。产能状况的不平衡,正成为国内车市的一大难题。

    远水难解近渴

            日前,东风日产投资50亿元的第二工厂在广州花都奠基,工厂设计产能为24万辆。据介绍,第二工厂投用后,连同襄樊工厂,届时东风日产的实际总产能将超过90万辆,接近100万辆。

            虽然东风日产的新工厂已经奠基,但正式投产得到2012年。在此之前,东风日产的产能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记者近日在北京地区部分东风日产销售店调查获悉,虽然东风日产的产品供应情况较今年早些时候有所好转,天籁等车型的优惠幅度甚至进一步提升,但仍有部分款型的车辆需要约一个月的等待时间。

            去年达到50万辆的销售目标后,今年东风日产将目标提升到了60万辆。据接近东风日产的相关人士透露,这一目标本可以再定得高一些,但是东风日产现在的产能已近极限。

            日产汽车CEO戈恩坦承,东风日产的主要问题不是产品,而是产能。“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销售增长了40%左右,但是我们市场份额反而减少了,我们没有能够赶上这个市场发展的速度。如果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有新产品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增加产能。”

    热销新车供应受限

            同时遭遇库存压力和产能不足问题的远不止东风日产一家。记者近日在北京调查发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都有不同程度产能不足的问题,供应紧张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刚上市不久的新车和SUV车型上。

            广汽丰田的汉兰达车型供应状况虽较此前有所好转,但部分车款现车仍然很少。目前汉兰达2.7L精英版、运动版和3.5L精英版均无优惠。

            一汽大众的六代高尔夫供应情况依然没有好转,目前订车需要等待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一汽大众的国产奥迪Q5虽然店内有现车,但提车需要加价,不然就得等至少三个月。

            上海大众的国产途观车型,订车等待周期约半年。据悉,从开始接受预订算起,全国各地的意向订单数量大约在5万辆左右,而上海大众今年对途观全年的计划产量约为8万辆。据上海大众经销商介绍,目前途观的单月供应量不到5000辆,产品供应极大限制了市场销售。

            东风本田CR-V上市以来车源一直比较紧张,虽然从今年3月起东风本田已经加大产能,并通过产能分配提高新CR-V的生产比重,但目前各经销商处2010款CR-V仍需加价1万元才能提到现车。去年,东风本田销量达到21.06万辆,超出其产能近30%。

            此外,由于推出了新产品ix35,北京现代的产能问题也暴露出来。在北京地区的北京现代经销商处,ix35的提车周期已扩大到数周。虽然北京现代二工厂目前已将UPH(每小时生产车数)提升至66,达成了60万辆的年产规模,但今年北京现代的销售目标为67万辆,要达到这一目标,同样需要超越产能极限。

    产能和库存的博弈

            在车企纷纷扩大产能的同时,国内汽车库存也在大幅上升。根据中汽研数据,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企业和流通环节的库存总量达到99.96万辆。其中,乘用车库存量为66.40万辆。由此,业界对于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担忧也进一步提升。

            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次因为产能问题带来的寒潮始于2004年。当时全国汽车工业产能攀至约800万辆,但当年车市的销量仅为507万辆,接近300万辆的过剩产能让国内汽车行业步入了低谷。到了2005年,这一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05年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71.5%。70%也成为汽车行业界定“产能过剩”的依据。

            根据发改委对汽车产能的调查结果,去年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接近80%,处于正常值区间。

            “我国汽车市场的长期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政策效应的递减和社会环境压力的加大,到了2013年,汽车行业规划产能将大大高于汽车市场的需求,产能利用率有可能低于70%,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相关权威人士的发言,给飞速增长的市场敲响了警钟。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14家主要汽车公司2010年产能接近1800万辆,而这14家汽车公司2010年汽车销量预计为1300万辆左右,产能闲置率将接近30%。而至2013年,各大公司规划产能将变成现实,届时上述14家公司累计产能将达到2300万辆,加上国内其他公司,行业总产能将在2500万辆以上。

            不过,在行业分析师贾新光看来,相关数据并不能解读为绝对的产能过剩。贾新光此前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产能的确存在结构性过剩,表现为合资公司多数产能不足,而自主品牌公司产能却极度过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奇瑞将整合旗云品牌细节或在月内宣布

    下一篇

    对抗华润青啤市场营销面临量利抉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