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调研“淘”出牛股 看看机构到过哪些公司

    2010-03-13 02:01

    调研热潮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上市公司股价又有怎样的关联,《每日经济新闻》将为您一一道来。

    每经记者  李智  王砚丹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在分析师的圈子里颇为盛行。进入虎年后,各家机构的分析师们便开始详细策划自己的新年行程,希望能够率先拿到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面对分析师高涨的热情,正处在年报披露这一敏感时期的上市公司也是颇为为难。一些公司直接闭门谢客,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大开方便之门,怎料却让董秘办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接待办。

            那么,调研热潮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上市公司股价又有怎样的关联,《每日经济新闻》将为您一一道来。

    年报密集披露

    调研大网撒向全国

            “最近忙死了,一边要跟踪上市公司的年报,一边又要策划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以下称A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道。他透露,他所在的研究小组已经有同事被外派到上市公司调研了,这让独自面对大量公司年报的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A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区域经济成了市场的主角,以基金、券商为主的机构就组成了多个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撒网式的调研。由于各方跑动十分频繁,有时候甚至出现两个调研团在同一个机场偶遇的情况。有消息称,近期就有一个以基金为主的调研团,对重庆板块的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另外还有不少的机构计划奔赴成都,参加即将召开的2010年春季糖酒会,以求能了解相关上市公司的第一手情况,并争取和上市公司高层直接交流。

            A分析师表示,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机构在对一个区域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以后,会挑选一些重点关注的对象,到时机成熟之时就选择单独行动,对这些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他说,近期想和上市公司联系进行实地调研其实并不容易,因为3月和4月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密集期,上市公司考虑到保密的问题都谢绝了机构的实地调研,只接受简单的电话咨询。

    机构纷至沓来

    董秘办变成接待办

            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明确谢绝了机构在近期进行实地调研的请求,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年报披露完成的公司已经“开门迎客”。面对各家机构的热情以及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董秘办和证券部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接待办。

            某上市公司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要求到公司调研的机构非常多,但是由于年报还没有披露,大部分都被推掉了。即使是这样,每天接电话的时间也让证券事务代表应接不暇,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当然,如果是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机构(如持股量大的基金)要求调研,公司董秘也会谨慎的接待,为了避嫌,甚至连公司资料都不予提供。

            那么,为何上市公司会对机构的“骚扰”表现得如此有耐心呢?业内人士指出,主要的原因还是上市公司有披露公司经营情况的义务。当然,也有另外并不常被公开的原因,比如对资金需求较强的公司,往往愿意和基金、券商等机构保持较好的关系,以便于未来在推出非公开发行方案后有足够的资金  “捧场”。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是抱着稳定公司股价的目的。

            上述人士指出,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往往愿意和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面对机构人士的来访,也往往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详尽介绍公司情况。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毕竟大家都在同一个利益链条上。再加上机构人士的敏锐和专业,在调研中也能从一些细节推测出公司更为真实的情况。因此,投资者看到年报披露的股东信息时会惊讶地发现,某只基金在股价大涨之前已经提前重兵埋伏。

    调研燕京啤酒

    公司门槛险遭踏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仔细阅读上市公司年报以后发现,去年10月以来,众多机构为来年投资作准备,对去上市公司调研兴趣大增。一些机构在调研以后就大量买入了相关公司股票,在年报中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或是一些机构本来就是公司的股东,在进行实地调研以后更加坚定了投资信心,年报中可以发现他们在去年四季度中又进行了加仓操作。

            以燕京啤酒  (000729,收盘价20.03元)为例,自2009年10月以来,公司会议室里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机构,这些机构来自五湖四海,类型也是五花八门,有基金、信托、券商、私募、QFII等,并且还有机构不止一次登门拜访。

            2009年10月16日,光大证券在刚放完国庆长假以后就单独对燕京啤酒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3天后发布了研究报告,指出燕京啤酒2009年下半年业绩超预期,并建议投资者增持。20多天过后的11月11日,光大证券再次踏足公司会议室,这次是和云南信托等一起进行考察。12月4日,光大证券3个月内第三次拜访燕京啤酒。

            而燕京啤酒年报中的第一大流通股东博时基金,虽然仅在去年10月19日对公司进行了一次调研,但是在年底时旗下的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与博时新兴成长股票型基金持股数较去年9月30日各增加了230万股和443.55万股。这或多或少说明博时基金对公司基本面充满信心,因此才选择了加仓操作。另外,年报时新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QFII——morgan  stanley  &  co.internationalplc(摩根士丹利)也在去年11月17日以“摩根士丹利协全球消费品行业投资者考察团”的名义对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2009年12月31日,摩根士丹利的持股数达到11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4%。

    机构调研结果

    折射公司股价走势

            从燕京啤酒去年四季度的股价表现来看,机构的青睐对公司股票走牛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去年前三季度,虽然A股市场大幅反弹,但燕京啤酒却一直表现平平。但是从去年11月开始,公司股票却开始缓慢攀升,进入2010年以后出现了一波快速拉升行情。以昨日(3月12日)收盘价计算,燕京啤酒已经较去年10月底上涨超过30%。

            此外,如TCL集团(000100,收盘价5.34元)、福星股份(000926,收盘价10.62元)、合肥百货(000417,收盘价14.85元)、中泰化学(002092,收盘价20.19元)、穗恒运A(000531,收盘价15.75元)等都出现了去年四季度机构扎堆调研并且大举买进的现象。尽管去年四季度大盘出现了震荡,但是这些公司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像中泰化学和福星股份去年四季度涨幅甚至接近60%!

            而一些机构以股东身份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却发现因为种种原因投资吸引力已经逐渐丧失而进行了减仓操作,那么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般来说就会表现不佳。如深圳机场(000089,收盘价7.20元)在去年11月和12月迎来了多家机构调研,其中包括自己的股东嘉实基金、国泰基金等。深圳机场年报显示,国泰基金旗下的国泰金鼎价值在去年四季度时大幅减仓1100万股;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成长收益也减仓了500万股。而深圳机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直维持低位震荡走势,2009年全年涨幅也仅有40%多,远远落后于大盘。

    机构调研重点

    业绩、并购、独特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仔细阅读年报后发现,这些机构扎堆调研的上市公司或是由于行业景气度复苏、业绩同比大幅上升,或是有并购、资产注入等事项,或是在所属行业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如近期的大牛股穗恒运A,2008年由于火电全行业亏损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但是在2009年由于超额完成发电任务并且燃料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公司实现了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净利润同比大增5.72倍。此外,公司在去年9月还发布了定向增发公告,计划募集资金11.81亿元收购广州恒运热点(C)厂50%的股权和广州恒运热点(D)厂45%的股权。

            而国内最大的氯碱企业中泰化学虽然去年业绩同比下滑11%,但是公司也不乏亮点,因此引得众多机构竞相追捧。去年10月,中泰化学提出了定向增发方案,向控股子公司华泰重化工二期36万吨/年聚氯乙烯树脂、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等项目注资,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原盐-煤炭-电力-石灰石-电石-烧碱-聚氯乙烯树脂-电石渣制水泥”的完整产业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国联安投资总监魏东:顺势而为就是我的风格

    下一篇

    老法师访谈:震荡市未改有考验年线风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