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铲除汽车消费陷阱亟须完善政策法规

    2010-03-11 20:20
    每经记者  陈喆  发自北京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攀至全球产销第一的宝座,但汽车消费环境的不成熟却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销量的飘红难掩汽车消费种种陷阱和乱相难治的尴尬。汽车维修市场混乱、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汽车“三包”悬而未决等问题仍然导致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不断。

            “汽车投诉出现了增多趋势,而且涉及金额大,矛盾容易激化。”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治汽车消费乱相,除了加强对经销商的监控约束,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外,最关键的还需建设和谐的政策法规环境。

    应加强经销商服务监控

            “我去年11月买的车,随后多次出现无法启动的现象,去4S店检修多次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后来我听说许多新车都会被4S店更换零部件之后出售,埋下很多隐患。”长春某日系汽车品牌车车主高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了解,4S店私自加价、虚假宣传、更换零部件以次充好的现象的确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广泛存在。“4S店更换旧零部件的目的是为了日后赚取售后维修方面的利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汽车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有些汽车厂家片面追求销量,忽略了对经销商的监控。

            “放松了对经销商的要求,实际上损害的是企业自身的品牌,”武高汉表示,从目前汽车投诉来看,往往是经销商层面与消费者沟通,企业方一般都是尽量回避。

    消费者需提高辨别能力

            “出现问题积极投诉和主动维权是每个消费者的义务。”武高汉表示,消费者本身也应该提高辨别能力和汽车知识的储备,最大限度避免在汽车消费和维修保养过程中上当受骗。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汽车消费者进行教育也是非常迫切的事情。”一位长期研究汽车消费的专家甚至建议称,应该从驾校层面开始对汽车消费者和驾驶员进行汽车产品和汽车维修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并纳入驾驶执照地考试科目体系,这样会最大限度的规避消费者与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各种消费陷阱和猫腻无处遁形。

    政策法规亟须完善

            北京消费者王微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汽车质量保证书以及汽车购置税发票上,清晰地写着王微的名字。然而这部花费了王微9.8万元购买的某韩系品牌汽车,却被4S店一位业务员过户给了他人。由于没有类似汽车“三包”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参考,明明是4S店方面的问题,王微却无法拿到退款,更无法提到新车,无奈只能选择以诈骗罪起诉4S店。

            王微的遭遇绝非个案,许多消费者在利益受到侵害后都因找不到可以遵循的法律法规而投诉无门。“健康和谐的汽车消费环境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作为后盾。”武高汉表示,但是任何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多种力量的竞争过程,而在汽车消费环境的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代表消费者的声音过于薄弱,以至于部分政策的出台有失偏颇。武高汉建议,在消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确立消费者的代表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也表示,当前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汽车产业政策均以鼓励消费为主,却没有一部成熟完善而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汽车厂家、经销商以维护消费者利益,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钱江摩托被浙江证监局立案调查 午间突然停牌

    下一篇

    “免费”网游吸金调查:痴迷玩家月掏上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