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马骏:先于美国加息不会导致热钱流入

    2010-01-12 04:42
    每经记者  田芸  发自北京

            在德银1月11日举行的  “中国概念”投资者论坛上,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测,中国央行先于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并不会导致热钱大幅流入。。

            马骏预测,12月份的通胀估计会达到2.1%,比原先的市场预期要高得多。通胀成为投资者最应关注的宏观风险。“中期来讲,货币是一个最大的风险来源,历史上中国的M2的增长速度高于名义GDP增速5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现在M2增长速度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20个百分点,这相当于现行经济体系存在相当于GDP20%的剩余的流动性。

            “通胀预期在加剧,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通胀压力。”马骏指出,近来M1减M2已经明显上升,达到5个百分点,表明存款活期化的趋势很明显。“存款活期化6个月后就会出现流通数字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按照马骏的预测,12月份2.1%的CPI通胀率已经足以引起央行的警惕。“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实际利率为正。”按照现在2.25%的基准利率,实际利率变负已经不再遥远。“从历史上看,中国央行加息的前瞻性在提高。10年前,等到了实际利率非常负的水平才开始加息,1993年超过5个点以后才开始加息,但2006年CPI还没有达到基准利率就开始加息了。”

            马骏认为,中国央行先于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并不会导致热钱大幅流入。因为国际热钱投资中国,并非看好利息收益,而是更看重股市和楼市的吸引力。

            马骏指出,今年上半年会产生通胀加速,而下半年通胀会减速,两个阶段都蕴藏着盈利空间。

            “在通胀加速的过程当中,保险、消费者和农业板块会获利。”马骏认为。他指出,消费品制造业的利润率和通胀之间有正的相关性。CPI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盈利会平均上升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一般分析的1.5个百分点。

            马骏预测,今年三四季度会产生相应的通胀减速。而上半年通胀加速中受负面影响的行业就是通胀减速时的受益者。炼油和电力是最典型的例子。

            马骏表示,总体来说,今年市场的基本面有15%上行空间,但要小心通胀、房地产价格上升和由此带来的政策变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人保寿险12月保费同比增82%

    下一篇

    6地电网拉闸限电 煤价上涨约4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