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淘金数字出版 内容商技术商争当“带头大哥”

    2009-12-18 04:36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很难想象,中国出版集团同方正可能会走上同一个擂台。

            一个是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出版巨头,一个是提供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两者在业务上的区分原本应该泾渭分明,它们的PK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一般。然而,两巨头最终在数字出版领域上却  “狭路相逢”,形成了一种战略竞争对手的模糊关系。

            在中国出版集团憋足了劲准备搭建国家级数字出版平台时,近日,方正集团率先公布与上海张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共建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业内人士表示,这只是游戏的开始,随着双方业务的不断推进,有关数字出版“带头大哥”的争夺也将不断升温。

    “带头大哥”之争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此次中国出版集团计划搭建中国出版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中国数字出版网”。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向记者表示,中国数字出版网受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指导,并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立项,总投资2.69亿元,第一期投入为2000万元,中国出版集团也被列入国家信息化的试点单位,成为86家试点单位中唯一入围的传统出版机构。

            巧合的是,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2008年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首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总投资2.85亿元,其中张江集团出资1亿元,方正集团出资1.85亿元,而这也是张江基地建设以来最大的合作项目。

            “因为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以及张江集团对数字出版基地独特的运营思路,坚定了方正参与共同建设的决心。”方正集团高级副总裁方中华说,双方将在移动阅读终端研发、图书门户运营,以及数字复合出版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

            北京某出版社社长向记者表示,两个“中字头”的数字出版项目,投资也都是2亿多元,做的是相同的事情,而这背后的推手正是利益的博弈。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在2006年的总产值是200亿元,2007年为360亿元,2008年达到530亿元,2009年预计为750亿元,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6.2%。

            上述社长表示,中国出版集团同方正之间与其说是在探索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还不如说双方在打一场抢攻市场的战争。而随着双方战争的扩大与升级,也导致周边的业者与出版社面临加入哪一个阵营的问题,即使他们现在看不懂所选择阵营的商业模式优缺点何在。

    难以逾越的鸿沟

            实际上,双方并非一开始就成为对手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早在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就与方正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共同规划基于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而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也正是当时挂牌成立的。

            然而现实却没有那么美好。中国出版集团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双方在签订战略协议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我们只是战略合作而已,并没有涉及到太多实质的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有美好的合作愿望,但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之间一直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技术提供商深度参与内容资源建设的同时,很容易导致与出版机构的对立。“方正同传统的出版社合作,一般是40%的利润分成给传统出版社,但实际上分到出版社的钱却很少,一家出版社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几万块钱。”一位同方正合作的出版社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此,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副总干事张洪波表示,一方面,数字出版产业没有统一的数字出版流程,其中包括版权费分成等,都是由企业和作者或出版社签约自定,没有国家规定;另一方面,没有统一的平台或第三方来针对收益进行监管,保护出版社和作家的版权收益。

            而汉王电纸书事业部产品总监陈绍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传统出版领域中的“诚信缺失”已转接到了数字出版领域。在数字出版链条上,“点击欺诈行为”一直让出版人忧心忡忡,这也是各大出版社希望自建数字出版平台的最重要的原因。据陈绍强介绍,现在各大出版社主要是以下载流量或点击率为基础的付费模式为主,因此流量或点击率的真实性就成了出版社与数字出版商合作中的焦点问题。

            陈绍强告诉记者,数字出版领域的产品形态有很多,许多产品的销售、收入也是不透明的。“出版商常常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被卖了多少,能获得多大的收益,信息的不对称也导致了现在越来越多出版社没有安全感,不敢把自己的内容交给技术服务商。”

    各自为营的难题

            据刘成勇介绍,中国数字出版网将是集原创、版权、销售、供需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内容是一次性制作,形式是多渠道发行。”而方正的战略规划也相当清晰,就是要打造一条“内容编辑-出版机构-数字销售-数字终端”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两家都表示要搭建统一数字出版平台,但是对各自来说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上述出版社社长认为,技术和内容数字出版商各自为营搭建平台对双方来说都有过不去的“槛”。

            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商业模式的模糊性让内容商对技术商失去了信任。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也为国内各大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技术商想通过自己技术的优势来控制数字出版产业链已不可能。”扈文健表示,几乎所有的内容提供商都认识到,谁的内容资源更丰富,整合能力更强大,谁就能控制市场。“由于与技术商合作赚不到钱,内容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就想自己单干,不再充当技术商的‘奶牛’而赚取微薄的利润。”

            对此,陈绍强表示,现在出版社对技术商心存芥蒂,导致了技术商发展数字出版遭遇到一个瓶颈。据他介绍,汉王目前同各大出版社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一次性付给出版社版权费,具体的金额有不同的标准;第二种是分成模式,而这一种是出版社现在最不愿意合作的模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方正旗下的数字出版业务一直关注于B2B行业,主要服务于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型用户。现在转而投入B2C业务,其经营思路和理念上的转变也必然会存在一定难度。

            而中国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网同样遭到了扈文健的质疑。他表示,中国出版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扮演何种角色来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全国几百家出版社,要进入你的平台,除非你可以运用资本收购。”一名出版商也向记者表示,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且涉及到各大出版集团的利益博弈,要将这些资源全部整合,对于中国出版集团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临很大的阻力。

            对此刘成勇认为,大家同样都是内容商,或许有更好一些的合作基础,在合作的模式上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资本入股也可以是资源提供。他表示中国出版集团只是搭建一个平台,收取很少一部分技术服务费。

            但也有业者担心,分散的一个个中小出版社如果与技术提供、内容集成的公司合作,可能被边缘化,丧失定价话语权和知情权,从而沦落为“内容提供商”的弱势角色。

    谁来主导数字出版

            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技术与出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泽介绍,国外的出版集团,像培生、企鹅、斯普林格等,或是在大众出版领域称雄,或是在教育出版领域独占鳌头,没有一家是横跨所有出版门类的综合出版集团,这就意味着内容商始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张泽认为,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谁可以提出一个“共赢的盈利模式”来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而不是在争执数字产业链上的角色问题,“未来产业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都还是未知。”

            对此,有专家呼吁,应该由政府出面来建设一个国家级别的图书馆,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引导产业链的发展。此前就有消息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意搭建一个国家级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据接近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人士表示,数字出版产业隶属于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而此前该司关注比较多的主要是网游等相关产业,“这个领域还比较新,相关部门熟悉业务制定一定的行业标准也需要一个过程。”

            文著协副总干事张洪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数字出版产业都面临着授权、权利保障、资源重复建设问题,建立国家级统一数字出版资源平台、建立市场规范,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尽快完善立法,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落到实处。面对众多‘孤儿作品’,需要建立‘延伸性集体管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吴睿鸫:用财税之“矛”攻以地生财之“盾”

    下一篇

    地下炒金凶猛 投资者当心血本无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