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刘煜辉:全球经济将长期泡在流动性的“汪洋”中

    2009-12-12 05:01
    刘煜辉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全球救市所营造的流动性盛宴还能持续多久?很多人问这个问题。

            美国数据复苏信息  (如失业率回落),会加强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这是导致美元产生阶段性反弹的逻辑。但这个过程只是技术性的,不会很强,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很正常,毕竟自3月份以来,市场已经涨9个月了。

            美国经济企稳是存疑的。因为10月末美国9家银行单日内倒闭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记录,暴露了宽松的货币环境未能抵消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压力,不良贷款问题仍在削弱银行业放贷能力。虽然联储大量投放了流动性,但是截至11月底,美国M1货币乘数再次下滑,M3也未有拐头转增的迹象。

            基本面的隐忧将制约私人需求的恢复。家庭、金融部门去杠杆并不顺利,虽然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在上升,但负债率并没有降。现在看来,所谓“消费者去杠杆”是一个再平衡的死胡同,根本无法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平衡。“消费者去杠杆”产生被动储蓄→消费↓→企业利润↓→失业↑→收入↓,负债率  (负债/可支配收入)分子分母都在做减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再平衡应该不会是一种颠覆,而是一种修复,换句话讲,全球化不可逆。过去十几年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推动了世界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再平衡是通过对失衡的修正,使全球化模式能长久持续。因此,未来再平衡的方向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全球需求结构得到改善而更加均衡:必须回到能增加可支配收入的轨道;二是要突破资源和能源瓶颈,这样货币和资产可以通胀,但油价可以不涨。

            需求的结构要重新走向均衡、可支配收入要重归增长,必须重新呼唤“企业家精神”,需要出现“熊彼特式”的创业活动的集群式迸发。故此,“再工业化”是美国再平衡的唯一选择。

            “再工业化”是再造一个新实体。结合要突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再工业化的方向事实上已经呼之欲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形态。而弱美元是完成再工业化的必要制度保障,是实现再平衡的战略安排。靠政府加杠杆(政府债务激增)来减轻家庭和企业部门去杠杆的痛苦,这样美元长期弱势成为必然。但弱美元增加美国制造的竞争力,缩减经常项目赤字。美国庞大的对外投资随着美元贬值而获得巨大的资本盈余,能最快速地降低净债务率。

            更关键的是,弱美元将整体抬高传统工业领域的运行成本。换句话讲,只有传统的资源和能源泡在“水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量的投资源源不断地进入低碳经济,并充分保证这些投资的安全。

            只有“再工业化”才能实现可支配收入增长之路,新的财富出现才能减少家庭和国家的负债率。这是战略。所以在美国完成新的战略布局之前,全球经济将长时间泡在流动性的“汪洋”之中。当然,以上的逻辑必须有个前提:弱美元和通胀必须可控。这要看美国人的能力以及市场理性预期是否真的会出现了。现在看来是存在这个可能的。

            这或是个长期过程。现在的确不太敢相信2010年泡沫会破,2011年也未必,以后不好说。在新经济因素确立之前,全球商品和新兴市场资产泡沫都不会真正的破,当然会出现波动,甚至阶段性很剧烈,但总体上看,资产和商品价格都会很贵。

            股票的波动会很大,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资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情绪反应。它取决于投资者敢不敢将短期业绩的改善无限外推而资本化,这是新的估值上移的关键。如果市场认同这种改善是阶段性的,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增长就会变得毫无经济学意义。或许市场都是短视和非理性的,愿意将不确定性侥幸处理为确定,那也没有办法,但这种赚钱的模式属于零和,就看谁是最后的接棒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CPI涨幅转正 私募关注通胀压力

    下一篇

    宏观经济V型反转 A股明年有望春暖花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