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存款活期化加速 “储蓄搬家”迎来小高潮

    2009-12-04 04:26
    每经记者  曾春  发自北京

            尽管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居民手头其实并“不差钱”,今年初面对宏观经济形式的低迷,居民手里的钱也遭遇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投资前景豁然开朗,近期存款活期化迹象越来越明显,“储蓄搬家”也迎来小高潮。

            今年7~10月份期间,有三个月出现了居民存款负增长。专家表示,居民存款资金可能大都用于认购新股,实际上进入二级市场的资金量十分有限。

    存款增长呈倒“V”字型

            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中国宏观经济逐渐走出低迷,表现了“V”型反转的态势。同时,今年银行存款走势明显呈倒“V”字型,在经历了一季度的“暴涨”之后,银行新增存款逐渐开始走低。

            据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5.62万亿元,其中三月份新增存款达到2.45万亿元,创下年内新高。而二、三季度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开始下降,分别为3.37万亿元和1.76万亿元。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一季度的时候,由于经济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市场走势仍不明朗,居民、企业持有现金或者增加储蓄的意愿较为强烈,这也是表明他们在等待投资机会的到来。

            “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居民的消费热情也随之增加,消费支出有了明显的增长。”赵锡军说,通过存款增长的变化能明显看出经济正在逐渐好转。

            但是赵锡军同时也指出,今年由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推出,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比较大。由于存贷比的限制,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因此各家银行吸储意愿较强。

            因此从整体上看,今年新增存款增速仍然较快。据央行数据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8.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05%,增幅比上年末高8.3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32个百分点。1~10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2.04万亿元,同比多增5.14万亿元。

    存款活期化日趋明显

            随着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放慢,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存款活期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据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6.68%和18.79%,截至10月末,二者的增幅分别为32.03%和29.42%,M1的增速明显快于M2。

            9月份,M1增速超过M2增速,这是2008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这种现象。同时,居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剪刀差加大,当月居民活期存款增速29.25%,高出定期存款增速6.84个百分点。企业活期、定期存款增速之间的差值也进一步收窄。

            据央行数据,10月M2余额为5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9.42%,M1余额为20.75万亿元,同比增长32.03%,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至2.61个百分点。

            除了通过M1、M2的数据分析之外,从今年企业和居民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增量上也能清晰的看出存款活期化的迹象。

            安信证券认为,3月份企业定期存款增速由正转负,反映出企业存款定期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存款活期化现象已经出现。统计显示,2009年1~3月企业活期存款分别同比增长5.02%、11.28%和18.57%,企业定期存款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5.81%、37.41%和-4.36%。

            据中原证券报告显示,6月份居民户存款和企业户存款均呈现活期化的趋势,居民户活期存款占比为35.23%,较上月上升0.42个百分点;企业户活期存款占比为52.02%,较上月上升1.01个百分点;总的活期存款占比为36.99%,占比较上月上升0.67个百分点。

            9月份,储蓄存款增加7183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4027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156亿元,活期储蓄增量占比56%,高于存量储蓄36%的活期占比;与此同时,9月份活期存款同比增速为34.5%,比上个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定期增速则为36.8%,比上个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增速相对于定期存款增速继续提高,这一点,和9月份M1增速相对M2增速继续提高是相一致的。

            赵锡军表示,居民户存款活期化主要是受通胀预期和股市活跃的影响,企业户存款活期化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7月份以来,股市攻破了3000点大关,随后进入持续震荡的态势。昨日  (12月3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264.63点。

    居民存款多用于打新股

            “居民的存款可能大部分都用于打新股了,真正进入二级市场的资金实际上并不多。”某证券行业资深专家表示,7月份、8月份以及10月份开户的投资者比较多,这部分投资者基本都是奔新股发行而来的。

            “现在打新股的热情还是很高,主要是因为其收益率十分可观,平均年收益率能达到20%。”该专家说,由于新规定的限制,每个账户的投资额度有限,因此这也给了散户相对更多的投资机会。

            另据中债登公司11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超过30万户。截至上周末,两市股票账户总数为1.3790亿户。

            “存款活期化还说明居民投资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在增强,居民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增强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也表明居民在期待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赵锡军说。

            同时,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低息水平和加息预期,降低了这些定期存款续存的可能,加速了存款活期化和“储蓄搬家”。

    “储蓄搬家”迎来小高潮

            今年新增存款走势呈倒“V”型,“储蓄搬家”是其主要推手之一。而“储蓄搬家”向来与股市、楼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今年股市行情走好,进入7月份之后,“储蓄搬家”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今年“储蓄搬家”始于7月份。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户存款年内第一次出现负增长,较上月减少192亿元;进入8月份后,居民户存款负增长额进一步增加至876亿元。尽管9月份出现了反复,但10月份居民户存款负增长额继续增加至2507亿元。

            从历史上来看,国内居民较大规模的“储蓄搬家”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1999~2000年。据央行数据显示,1999年的7月、10月与11月这三个月份均出现了居民存款负增长。与此类似的是,2000年居民新增存款在5月、7月与10月这三个月也为负增长。

            第二次大规模“储蓄搬家”则出现在2007年,当年居民存款较少,达到惊人的9589亿元。其中,2007年的4月、5月、7~10月的六个月中,居民户存款均相继出现负增长。变化最剧烈的当属2007年10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5062亿元。

            巧合的是,2007年10月,A股市场达到了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当时市场普遍分析,居民存款大量地流入股市。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分析师祝朝安表示,此次居民“储蓄搬家”与股市有较大关系,7月份就有6家公司进行了网上、网下申购,其中还包括中国建筑这样的大盘股。在IPO重启之后,普通投资者“打新股”的热情较高,储蓄资金很有可能被用来打新股了。

            “居民存款较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在加剧。”祝朝安说,由于通胀预期加剧,居民往往会增加消费或者投资。目前资产泡沫已经初现,居民储蓄如果大规模进入股市或者楼市,势必会加速泡沫的膨胀速度。

            据央行发布的  《2009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41.6%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投资”,这一比例连续三个季度攀升,累计提高12.5个百分点。

            某证券业资深人士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新股发行频率的增加,预计“储蓄搬家”现象会再度上演,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状况很难改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发债融资成本高企 企业转图其他渠道

    下一篇

    受困税收与年金团险业务日益萎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