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下一站拉美中国出口正全盘布局新兴市场

    2009-11-06 03:46
    每经记者  江旋  发自北京

            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将在哥伦比亚举行,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拉美经贸合作的促进平台,在中国出口开始积极谋求拓展新兴市场的情况下,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透露,来自能源、矿产、服务、农业及食品、医药制造、电子通讯以及工程建筑等领域的200余名中国企业家将赴哥伦比亚开展经贸洽谈。从近来的外交路线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贸易正开始有计划地向新兴市场谋求布局,于平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肯定了这一点。

    中拉经贸投资酝酿扩容

            来自中国贸促会的资料显示,中国是仅次于欧美的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拉美则是中国在海外投资最多的地区。2008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年的近8倍。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主要为大豆、食用植物油、原油、皮革等;中国对拉美的出口则主要为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品、生命科学技术产品、摩托车、相机、纺织服装等。

            太平洋彼岸的拉美国家也在期待更多MadeinChina的产品。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欧罗航昨日向中国的记者们表达了这样的关切:“希望中国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多输往拉美。”

            投资方面,2008年中国对拉美国家和加勒比地区投资达247.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新增投资71亿美元。

            不过,于平认为,投资领域不广泛,企业未适应投资环境仍是中拉合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会后,他对本报记者进一步解释称,还有很多民生项目是中国企业可以去投资的,如食品加工、服务业、通讯行业。

            新闻发布会后,作为拉美代表的欧罗航并没有急着离开,对记者的追问一一作答。用他的话说,他想帮助双方的企业家  “消除心理上的距离感和不确定性”。事实上,商业文化和劳资关系的差异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的瓶颈。

    谋划新兴市场布局

            中国的国际贸易开始有计划地向新兴市场谋求全盘布局。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于平也向本报记者肯定了这一点。

            这样的计划正在逐步展开。东盟方面,10月下旬,在广西闭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斩获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64.4亿美元。

            非洲方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1月4日在埃及媒体发表题为《中非经贸合作让双方人民共同受益》的署名文章,此时正值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召开前夕。陈德铭建议,推动双方合作以贸易为主,并向贸易、投资、服务、技术、项目承包等多种方式并重的方向转变。

            南太平洋方面,10月29日至1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南太平洋三国进行了正式访问。5日,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发表文章,重申加强与三国的优势产品贸易,重点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逐步扩大贸易规模,坚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外交为经贸开道,业内专家认为,这些行动已经足够表明,出口市场不依赖欧美的契机已经到来。

            不过,国际贸易从来都在寻求平衡点。新兴市场一方面欢迎着中国产品,一方面也担忧市场被  “抢占”,于是,贸易摩擦便成为绕不开的话题。针对拉美市场,欧罗航建议,中国企业可以用投资来化解拉美人的“心结”。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对此建议表示了赞同,他对本报记者分析,加大投资可以让这些国家看到,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经济规模。

            不过,记者早前接触的企业的担心是,“新兴市场份额小,市场开拓投入力度无法加大,且市场机制不成熟”。李健建议,中小企业可以在新兴市场开拓方面先行先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金价再创新高后市或仍有上涨空间

    下一篇

    全球重要市场指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