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尚且如此,不知中国国旅这次耗用募集的2.71亿元巨资再开设三家新店,情况会如何?
每经记者 李文艺
今日,中国国旅(601888,发行价11.78元)在上交所上市。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家募集26亿元的航母级企业的募集资金投向隐藏着一些潜在风险。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国国旅拟投入约2.71亿资金开设市内免税店,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受种种因素影响,此前中国国旅旗下已开设的北京、上海两家市内免税店已经歇业,而招股说明书却隐瞒了这一重要事实。
由于受到政策约束,市内免税店的经营模式在与机场、港口免税店的竞争中几乎没有优势,导致在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起起伏伏,老店尚且如此,不知中国国旅这次耗用募集的2.71亿元巨资再开设三家新店,情况会如何?
已开市内免税店 歇业收场
中国国旅旗下业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旅行社业务,二是免税业务,中国国旅的所有免税业务均由全资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公司)负责。
作为两市唯一一家具有免税概念的上市公司,中国国旅IPO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北京某券商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中国国旅,就看免税这一块,旅行社业务几乎没有什么亮点。
据了解,我国目前免税业务主要集中于机场、港口开设的免税店,且以出境免税店为主,市内免税店数量较少,需要拿到相关牌照才能经营。业内人士称,一般市内免税店都装修豪华,设备完善,出售的商品都是高档精品,定位也比较高端,面对的主要客户群是出境人士,但目前我国市内免税店受相关政策约束,客人不能直接在店内提货,需要出境时在关口提货。这样一来,顾客会觉得在机场、港口等免税店购物更为方便,市内免税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免公司在北京、上海开设的两家市内免税店经营情况几起几落,据一位知情人士称,目前这两家店都已歇业。
再砸2.71亿 中国国旅图的啥
对于歇业的原因,该人士分析称,主要还是店内不能提货这一制度约束。另外,我国市内免税店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成熟的盈利模式,这造成了有资格购买免税商品的顾客考虑到提货的不便,宁愿选择出境时购买,而一般的国内消费者又无法购买。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北京、上海的市内免税店已经歇业,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并不成熟,但中国国旅仍将投入2.71亿元巨资,准备一口气再开设三家店。
《中国国旅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本次IPO拟投资项目之一便是在大连、厦门、青岛三个城市分别成立子公司、建设大型市内免税购物商场,销售国际、国内高档免税精品、香水化妆品、服装、珠宝等。
可以看出,拟新开的三家市内免税店在定位、经营模式上与之前的北京、上海店没有太大差别,这不禁让人要问,在市场环境、行业制度、经营模式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公司又怎么保证新开店不会 “重蹈覆辙”呢?
遗憾的是,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并没有详细披露北京、上海市内免税店的实际经营状况,在对拟开设三家新店的项目描述中,中国国旅仅提到中国香港市内免税店的客人购买力数据以及每年到国内旅游的游客数量,而对现实的经营例子刻意回避。事实上,每年到北京、上海旅游的游客队伍都更庞大。
面对“质疑”中国国旅“躲猫猫”
值得注意的是,中免公司成立北京中免市内免税店有限责任公司时,实际投入资金只有88.77万元,持股100%;设立上海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实际投资400万元,持股40%。相比之下,如今投资建设的三家市内免税店算是花了大价钱。据了解,中国国旅投入的2.71亿元占三家店总投资的80%,分摊下来,每家店的平均投资额都在1亿元以上。
此外,暂不考虑市内免税店的“钱途”,中免公司在市内免税店的绝对垄断地位也或将被打破。根据相关报道,海南省宣布将在海口、万宁、琼海开设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后,国际免税零售巨头DFS集团和北京华联集团就与当地政府进行了接触,有意投资。
就公司募投项目的诸多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采访中国国旅,几经周折,记者把采访提纲发给了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被其转交给了财经公关公司——九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但之后便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中国国旅仍没有就记者提出的上述疑问予以回答。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