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危机根源 诺奖颁给新制度经济学

    2009-10-13 03:17
    每经记者  刘琳  发自北京

            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本届诺贝尔奖项最后的一道悬念,于北京时间昨晚7时许揭晓,得主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OliverE.Wiliamson)和印第安纳大学女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其研究证明经济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社会组织的结构。

            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范畴,均属于新制度经济学领域,其中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斯特罗姆则是首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学者,长期研究集体组织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获奖颇具“黑马”特色

            对新制度经济学有长期研究的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新制度经济学学会的创办成员李稻葵昨晚对记者表示,这次奖项的颁布,在研究分支和获奖人的选择上,都颇具“黑马”的特色,“热门候选人纷纷落马,包括非常应景的货币政策理论研究者,比较流行的气候经济学研究者。”

            除了研究领域以外,获奖人也颇令人回味。威廉森可谓新制度经济学中响当当的人物,他与科斯同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而他却在科斯问鼎经济学  “宝座”后的15年才摘得诺奖。他在后来的研究中,不仅将科斯的理论“发扬光大”,还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

            奥斯特罗姆则出乎所有人预料,她值得关注的不仅是她的性别,还有她的钻研领域,她本身并非经济学人,而是一名“政治学家”。

            李稻葵认为,诺奖选中一位政治学研究者,一方面说明诺奖评判的标准在发生变化,同时也在暗示人们,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们也许正在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金融危机症结不在经济?

            据分析,之所以在研究领域和候选人上都出现“黑马”,是因为诺奖开始更加关注社会舆论的影响,关注主流社会思潮。

            “如果找一个跟现实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全球经济一团糟的局面下,难免会被挑刺儿。”李稻葵说,“而新制度经济学更加哲学,更加思辨,不仅避免受批评的风险,还暗示了评委更加关注危机的制度根源。这与西方当下的主流思潮也相契合。”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数字游戏背后,似乎有着更多的社会命题。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大资本钳制政府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受到利益集团左右,才是导致这场危机发生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所在。”李稻葵说,“也就是有些人形容的  ‘老朋友资本主义’,或者叫‘鼠吃猫’的市场制度,才是根源。”

            所以,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希望告诉人们,解决这场金融危机,远不像资产负债表上的盈利那么简单。“西方的制度出了问题,真正走出这场危机的阴影,路还很长。”李稻葵说。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其本身已经超出了纯粹的经济学范畴,其研究内容涵盖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保监会:严打保险中介业务违规

    下一篇

    全球重要市场指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