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泰证券打新产品狂卖52亿最大集合理财计划处境尴尬

    2009-08-27 03:02

    既然机构打新股被套上了重重枷锁,那么华泰管家的发行为何还能赢得如此众多的资金追捧,其中的奥秘就在华泰证券的产品宣传中。明日《每日经济新闻》将继续追踪这一事件,深度揭示最大规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幕后故事。

    每经记者  李文艺

            IPO重启后,由于实行最高申购上限和网上网下只选一种的新政,使得打新收益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于是巨大资金量将不再是申购新股的优势,反而会降低打新收益,这也导致券商等机构不看好和不推出集合打新理财产品。

            但华泰证券反其道而行之,于今年8月初发行了IPO重启后的首款券商打新产品,由于没有其他券商竞争,而且在帮助客户实现“超额收益”的宣传之下,卖出52亿元的超好成绩,成为目前券商集合理财市场上最大规模的产品。但从目前来看,由于12只已发行上市的新股近期全部出现暴跌,股价都在向发行价靠拢,最受关注的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24.83元)上市不到半月,昨收于24.84元,距离21.08元的发行价只有17%的空间,未来这些新股都将面临破发的风险,而华泰打新产品网下申购还需要锁定3个月后才能抛售,因此刚刚成立的理财产品面临着异常尴尬的境地。  

    华泰吃螃蟹  首个打新产品受热捧

            8月25日,华泰证券发布“紫金现金管家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华泰管家)成立公告,华泰管家可动用100%的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实际中签新股的比例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10%。该产品的发行情况异常好,自7月27日到8月14日半个多月时间里,合计15192户投资者购买了华泰管家,发行金额高达52.55亿元,已经是目前券商理财产品中资金规模最大的产品。不仅如此,华泰证券已发行的另外7款理财产品截至6月30日的净资产规模约为85亿元,华泰管家的加入,使得华泰理财产品规模增加了61.82%,直接进入100亿级。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共有64个产品,规模最大的是中信债券优化,为41.7亿元;其次是中信避险共赢,为40.96亿元;国泰君安君得利1号货币排在第三,为39.96亿元。规模最小的是东海东风1号,只有0.967亿元,长江超越理财增强债券也只有1.3亿元。由此看来,华泰管家的此次募集可以说是绝对成功,一举成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市场的巨人。

            不过,名不见经传的华泰证券是如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据华泰证券受托资产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称,华泰管家预期的年化收益率是5%到10%。这大大超过银行利率,难怪能卖出52.55亿元的好成绩。

            不过,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投资经理张兆伟认为,52.55亿元的发行规模的确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在IPO新规的执行下,集合打新产品已经失去优势,特别是资金量越大,利润进行摊薄后,打新收益将很低了。“竟然有这么多投资者认购打新产品,我想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市场的该类产品太少,另一方面可能许多投资者对打新产品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往的高收益上,事实上,新股发行政策改革后,有可能购买打新产品还不如投资者自己申购新股。”张兆伟称。

    打还是不打  华泰管家很尴尬

            发行规模创下了纪录,可是华泰证券手握50多亿资金,却将面临打与不打的尴尬局面。

            网上申购有千分之一的上限,对于数十亿资金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即使是申购中国建筑这样上限为700万股的超级大盘股,若在上市第一天以收盘价卖出,华泰管家52.55亿的资金所获收益率也仅0.0088%,而小盘股的收益率更要降低数十倍。因此在目前新规下,巨量资金只有参与网下配售这一种方式才有利可图,但3个月的限售期又增加了不确定性,谁能保证3个月后这些新股会有好收益呢?

            事实上,已上市的12只新股,大部分在首日大涨后便一路下跌,光大证券以21.08元的价格发行,上市半个月,现价已到24.83元;中国建筑发行价为4.18元,上市一个月,现价为5.22元;博深工具(002282,收盘价15.28元)发行价为11.50元,上市一周后现价为15.28元。而目前市场进入震荡期,再运行两个月,破发风险会更大。

            上述华泰证券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华泰管家这款产品并不是每只新股都会去申购,会有专业团队对每只发行的新股进行研究和评估,从而选择一些破发风险不大,有投资价值的新股参与申购。

            但是新股面临的破发风险,一方面是新政后发行价格较以往偏高造成的,毕竟目前40倍左右的发行市盈率让人揪心;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的整体走弱有关,这种风险对大部分新股都将存在,而3个月的锁定期更增大了这种不确定性,于是华泰管家的择优申购,将会陷入打与不打的两难抉择。如果避免破发风险而不去申购,闲置的资金怎么办,长此以往,“打新产品”将名不副实;如果参与申购,3个月后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甚至还会因新股破发而产生损失。

            既然机构打新股被套上了重重枷锁,那么华泰管家的发行为何还能赢得如此众多的资金追捧,其中的奥秘就在华泰证券的产品宣传中。明日《每日经济新闻》将继续追踪这一事件,深度揭示最大规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幕后故事。

    新闻链接

    机构不看好打新产品销声匿迹

            与华泰证券的高调发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券商机构在研究了IPO新政对打新收益的影响后,对集合打新理财产品都不看好,不仅没有新发产品,而且还在关闭已有的老产品。

            6月19日,中信银行还终止了两年前发行的  “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理财产品。有关终止原因,中信银行称,证监会对新股发行机制的重大调整已对该计划的运行构成重大影响,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和申购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强,投资者有可能面临更大风险。

            北京某券商人士王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所在的证券公司正准备推出一款理财产品,但与新股申购无关。“现在打新产品没有什么绝对收益率,也没有保底,还要承受一定风险,业内并不看好。”王先生说。

            不难发现,导致打新产品受机构冷落的根本原因还是打新制度的改革。

            今年6月,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正式出台:一是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以往20多倍的发行市盈率几乎看不见了,本次IPO重启后发行的新股除四川成渝(601107,收盘价7.13元)外,市盈率全部在30倍以上,这导致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价差大幅缩小,因此新股上市后的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二是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只能使用一个账户申购新股,以往机构同时进行网上网下打新的情形再不会出现。因此,打新产品也只能选择网上或网下一种方式申购,中签率大不如前;三是网上申购能在上市首日卖出,收益更有保证,但新规要求单一账户的打新数量不得超过新股网上发行量的千分之一,若遇到小盘股,10多万的资金就能顶格申购了,集合打新在网上申购中根本发挥不出资金优势,只得选择网下配售。可是网下配售又面临3个月的锁定期,如已上市的12只新股这样“跌跌不休”,那风险将更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揭秘龙虎榜

    下一篇

    热点全面扩散 量能决定反弹高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