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

    2009-07-23 03:19
    每经记者  江旋  发自北京

            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称  《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

            《规划》为近两至三年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指出方向。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参与《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金融危机下,文化产业的振兴对引领居民消费、促进就业、保增长调结构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文化产业总共吸纳就业约1200万人,齐勇锋预计,《规划》实施后,文化产业如果能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可以拉动GDP增速0.1~0.3个百分点,带动40万~120万人就业。“文化产业对当前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有积极推动作用。”

            《规划》强调,要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事实上,早在《规划》上报国务院时,市场就普遍认为,传媒行业将迎来重组高峰。受此消息影响,传媒股近期一直表现不俗。

            齐勇锋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化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要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结构上看,硬件产品生产的比重太高,要努力促进产业本身的结构升级。

            此前,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透露,将集中打造大公司,通过上市造出市值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航母”。而今年最受关注的文化产业并购案当属新浪和分众合并欲打造“传媒帝国”。不过历时半年,这一项合并至今仍未进入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批程序。分析人士指出,《规划》的出台或将推动该并购案的进程。

            此外,从《规划》中得益的不仅是传媒之间的重组,社会资本和外资也将获益。《规划》称,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齐勇锋认为,非新闻类的报纸、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可以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如财经、科技、体育、时尚类媒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规划》还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

            同时,为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将迎来发展契机。

    《规划》对相关公司的影响详见B2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热线/发行投诉:15152247316

    上一篇

    力拓放弃中国?专家:都无法轻易放弃

    下一篇

    全球重要市场指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