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蒙牛乳业(HK 2319)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与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共同投资61亿港元成立新公司入股蒙牛乳业(HK 2319),相关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将持有蒙牛乳业(HK 2319)20%的股份。
根据该协议,此次交易认购新增发的10%股权花费约30.58亿港元,另外30.58亿港元由蒙牛乳业(HK 2319)的三大股东老牛基金、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出售股权所致。那么,这“三大股东”为何要出售股权,该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出售股权得到资金又如何使用,也成为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
股权转让展现对中粮诚意
根据蒙牛发布的公告,金牛和银牛将向中粮和厚朴出售87,320,853 股和32,195,355 股蒙牛乳业(HK 2319)股份;老牛基金出售现有的54,283,792股份;牛根生、牛根生一致行动人(即蒙牛高管,但不包括牛根生及金牛、银牛)不出售股权。
据了解,出售股权的金牛、银牛均由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发起人、业务伙伴及雇员拥有,仅信托下面的股东就有上千人,每个人只占零点零零几甚至更低比例的股份。此次出售金牛、银牛部分股权的主力就是这些信托股东,而蒙牛管理层售股比例是历年来最少的。市场分析师对此表示,这些信托股东并不参与蒙牛的经营管理,作为原始股东,他们出售股票是实现股东回报的基本方式,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无可厚非。
蒙牛乳业(HK 2319)的股权极为分散,没有持股10%以上的单一大股东。中粮为实现全产业链战略发展需求,要求持股比例不低于20%。蒙牛旧有股东(金牛、银牛、老牛基金、牛根生及牛根生一致行动人)登记出售的比例总计没超过8%,远远满足不了中粮的需求。为促成战略联盟,老牛基金名下股份全部出售,一方面可降低新发股份对老股东权益的稀释作用,另一方面对老牛基金的公益事业的运作起到积极支持作用。股权扩大后蒙牛旧有股东(金牛、银牛、老牛基金、牛根生、牛根生一致行动人)持有股份比例为15.18%,加上战略联盟股东中粮、厚朴的持股比例,远远超过国际公认25%的警戒线,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令蒙牛乳业(HK 2319)更加呈现稳健发展基础。
老牛基金售股所得用于慈善 依旧是蒙牛大股东
除金牛、银牛外,老牛基金将其持有的蒙牛乳业(HK 2319)3.13%(增发摊薄后)的股份全部出售,获取现金9.55亿港元。对于这部分资金,牛根生7日明确表示,将用作投资公益慈善事业的本钱,以后老牛基金每年赚的钱也将全部投向慈善事业。在此之前,关注老牛基金股份出于基金会本身运作需要而进行质押,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担心,也一并随着股份全部变现而烟消云散了。
事实上,老牛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牛根生所捐赠的蒙牛乳业股权,该基金自成立时起,就致力于面向“三农”事业、面向教育事业、面向医疗事业,并且在重大灾难面前慷慨解囊,不论是南方雪灾还是汶川地震,都与蒙牛一起共同向灾区捐赠。此外,该基金采取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股份所有权归“老牛基金”(牛根生的家人、家族不能继承),表决权归现任或继任蒙牛董事长,收益权归“老牛基金”管理委员会,这既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传统制度,也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制度,而是开辟了股权设置上的“第三种制度”——所有权、表决权、收益权“三权分设”的创新模式。
不过,由于公告中显示老牛基金将目前所持有的54,283,792股股份全部售出,以致有人认为,老牛基金就此退出了蒙牛乳业(HK 2319)大股东行列,事实并非如此。早在牛根生设立老牛基金之日起,牛根生个人名下的股权已经全部捐赠与老牛基金,这一点法律手续早已经履行,只不过由于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牛根生的股权必须逐年逐步转至老牛基金名下。牛根生名下的所有股份依然属于老牛基金,老牛基金也仍是蒙牛乳业(HK 2319)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