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桂林三金辩称:贷款催缴通知不能说明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09-06-25 12:18

    昨天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和桂林三金的董秘韦葵葵取得了联系,就公司在1995年~1997年发放工资总额、管理层是否借公司钱购买股份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他。

    每经记者 方俊

    由于桂林三金一直没有就记者发去的采访提纲进行回复,昨天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和桂林三金的董秘韦葵葵取得了联系,就公司在1995年~1997年发放工资总额、管理层是否借公司钱购买股份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他。

    以下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与董秘(以下简称韦)的对话实录:

    NBD:您好,我是《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我想核实一下公司1995年~1997年发放的工资总额,以及公司中高层是否在1998年通过向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借款购买了公司股权?

    韦:公司的工资总额没有问题,中高层也没有向三金药业集团借款购买股权。我们所有资料都在招股说明书中,而招股说明书是经过了律师、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证监会审核过的,所有的一切以招股说明书为准。

    NBD:公司披露1995年、1996年和1997年发行人总共发放的工资总额分别为1938.80万元、2820.94万元和3516.29万元,按照当时公司563名员工计算,公司职工三年的平均工资分别为3.44万元、5.01万元和6.24万元。而桂林市统计局以及《桂林地区统计年鉴1998》数据均显示,当时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5000元~6000元,为何工资水平差异这么大?

    韦:当时桂林三金药业就是全市最好的公司,你调查桂林市平均工资水平没有意义。招股说明书上的数据披露真实,因为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原则就是真实、完整,招股说明书上不存在虚假披露。

    NBD: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有这么高的工资水平?一位原公司中层人士给我们提供盖过三金药业集团公章的工资证明显示,2000年时他的工资才不到900元,一年收入也就1万多,这怎么解释呢?
     

    韦:这个没有可比性,当时每个人的工资水平也不一样,他的工资水平不能代表全部工资水平。

    NBD:公司中高层是否向三金药业集团借款购买公司股票呢?

    韦:这个没有,一点都不属实。

    NBD:但是从一位原公司中层提供的购股贷款催缴通知以及还款时的收据来看,当时他的确向公司借款购股了,而且也有其他中层表示曾经借款购股,这是怎么回事?

    韦:我不知道你在企业做过没有,你不熟悉这些东西,凭这两张东西不能说明问题。你就看招股说明书,那是完整准确的。

    NBD:这件事对公司上市有没有影响,公司是否要进行一下说明?

    韦:我们现在也在和会里(证监会)沟通这件事情,一定会出来说清楚的。今天你们报道出来以后,在今天路演时,就有些人提出了这方面问题,我们肯定要进行正面回应的。

    NBD:那有没有正式的说明呢?

    韦:我们一直在起草这个东西,但目前还没有正式的说明。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深喉”已向证监会举报三金改制违规

    下一篇

    叶檀:让IPO第一股带着质疑上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