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推行以股代息计划碧桂园“掉队”百亿俱乐部

    2009-06-24 02:48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6月19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了以股代息计划的公告,建议股东以购买新配发股票来替代2008年的末期股息。这一举措,一度被外界认为碧桂园缺钱,为了省4.9亿元的利息。

            碧桂园同时发布的6月份  《公司通讯》显示,在去年底公司现金结余压缩至30亿元的前提下,碧桂园今年前5月的合同销售额仅63亿元。昔日以“快速销售、快速开发、快速资金周转”闻名业界的碧桂园,似乎即将成为去年百亿俱乐部里“掉队”的一员。

    财务吃紧制约大

            按照碧桂园上述公告,2008年度的股息为每股派发港元3.40分。股东也可以选择将股息换为相同金额的新配发股票,价格为3.72港元/股。如果无股东选择收取新股份,需要支付总额大约4.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

            假如所有股东均选择以股代息收取2008年度末期股息,则碧桂园最多需要发行约1.5亿新股份,占公司现时巳发行股本及发行新股份后约0.91%。

            公司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股东可以省却经纪费用、印花税以及相关其他费用,而以市价投资碧桂园的股票。不过,外界的一些评论却认为,碧桂园缺钱,所以以股票替代股息支付。

            虽然碧桂园对此予以否认,但公开资料显示,碧桂园手头的现金的确不宽裕。2008年年报显示,碧桂园只有30多亿元现金结余,而2007年还有80多亿元。

            而近几个月来碧桂园购买的土地总价高达2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还有617万平方米的项目,正在申请建设许可证。根据国土资源部2007年发布的政策,在申领施工许可证前,必须完全付清项目的全部土地出让金。

            与此同时,碧桂园还有多笔短期借款需要归还本金和利息。

            财务的吃紧,或许还制约碧桂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前5个月碧桂园只有2个物业项目新开工,总建筑面积不足7万平方米。而2008年前5月,碧桂园新开工的项目接近十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不过,这仅是外界对碧桂园开工面积减少的猜测。截至记者发稿时,碧桂园方面仍未对外界猜测回应本报。

    业绩增幅低

            最令碧桂园尴尬的还是今年欠佳的销售业绩。早在年初,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就曾被曝光“亏本卖房”。碧桂园公布的销售数据也显示,前5月公司的项目销售均价每平方米为4000元,只有去年销售均价的2/3,但是销售额的增幅却只有7.3%。

            上述业绩增幅远远低于去年百亿俱乐部的其他成员。中海、万科、保利、富力等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以上,恒大、雅居乐等“后起之秀”,也在今年有了尚佳的业绩增长。

            在销售均价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销售额却仅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7%,碧桂园成为了百亿俱乐部的后进生。

            外界评论认为,碧桂园低价购地,低价卖房的开发策略,虽然保证它始终能控制成本降低风险,但是它低价购买的土地质量不高。

            很多土地储备处于大城市的郊区以及开发度不大的二、三线城市,存在配套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根本缺陷,成为了制约碧桂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折扣券催火“维络城”盈利模式会不会“打折”?

    下一篇

    全国首例 四川金顶监事会“炮轰”董事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