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支出显效 财政收入年内首现正增长

    2009-06-16 02:52

    每经记者  刘琳  发自北京

    5月财政“亮点”

    ·中央、地方本级收入“双正”,分别增长5.7%和3.3%

    ·营业税增幅扩大至14%,消费税同比增长近一倍

    ·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3倍

            今年以来,一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财政部门终于小松了一口气。

            昨日,来自国家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在连续4月财政收入同比负增长后,5月份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年内首次“转正”,专家指出,经济回暖的大趋势、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和财税部门“紧锣密鼓”地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是5月份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数据·特征

    中央、地方本级收入“双正”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财政收入6569.47亿元,同比增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增长5.7%;地方本级收入增长3.3%。全国财政支出4608.01亿元,增长14.5%。

            5月份中央与地方财政双双“转正”的数据,与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13.6%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中央本级收入出现大幅增长,由4月的负25.2%反弹至5.7%。

            同时,1~5月累计已完成全国财政收入预算的40.9%,同比下降6.7%。
     

    NextPage
    数据·原因

    财政支出有回报

            “全国财政收入在5月份转正,是受益于全国经济形势回暖的影响,财政收入背后的基本面支撑越来越强。”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也认为,前一段时间我国突出的财政刺激政策正在取得明显效果。

            财政部分项数据显示,营业税、消费税对5月份的财政收入贡献巨大。其中营业税同比增加14%,消费税同比增长近一倍,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增收因素实际增长9.1%。而这两项数据在4月份分别为4.2%和0.1%。

            “在财政政策的大力刺激下,各地新开工项目数量大幅提高,因此带动营业税在5月显著提高。”刘尚希说,“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积极推动的家电下乡政策的效果,从消费税的跳跃式增幅中也可见一斑。”

    土地出让金大增

            此外,观察分项数据还可以发现,5月份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3倍。同时,今年1~5月累计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1.2%。由此可以看出,5月份非税收入的增加成为拉升今年前5月非税收入整体上涨绝对主要的因素。

            刘尚希对此表示,全国各地新一轮卖地热的兴起,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增,从而构成非税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信贷面的宽松则是支撑本轮土地出让热的基础,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第一季度开发商拿到大量贷款,这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则通过买地的方式,转入地方政府收益。
     

    NextPage
            在这样的判断下,不仅卖地的节奏在增加,地方政府释放出的地段质量也是节节升高。“例如北京,仅5月一个月应该就比前四个月卖地收入的总和还要高。”陈国强表示。

    狠抓增收节流

            除了经济形势以及房地产业复苏势头的强劲带动之外,财政部门努力增收节流也成为5月份增收的一项重要原因。

            “增收节流一向是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尤其像现在这种困难时期,增收节流更要抓紧。”贾康向记者表示。

            消费税已经成为财政部门努力增收的一块“蛋糕”。日前,财政部与国税局下发了《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分别提高了甲类香烟、乙类香烟和雪茄烟的消费税率。

            而其他税种的调整也陆续成为财政部门接下来工作的着眼点。昨日国家税务局网站发布消息显示,国税局已下发文件规范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征管规程。同时,财政部昨日还发布了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在节流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对地方小金库加强治理也逐渐成为财政部近日的工作要点。

    数据·前景

    波动因素仍存

            进入今年以来,财政收入波动非常剧烈。继3月财政收入同比降幅大幅缩窄后,4月这一数据迅速下降至负13.6%,5月份又出现同比明显上升。

            刘尚希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主要是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尚不能完全确定。“观察增值税就可以发现,5月份该项收入仍然同比下降4.7%,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景仍然不稳定。”刘尚希说。
     

    NextPage
            此外,5月份“井喷”式的卖地收入在未来数月可能也难以持续。陈国强表示,“未来是否能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速,值得怀疑。”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总投资763亿粤5高速公路项目招标

    下一篇

    借收购悍马造势 获超额认购旭光资源集资额11.53亿港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