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阳光私募正洗牌:有人要离场有人忙扩容

    2009-05-21 03:05

    近期,石波的两只信托产品首次最低认购门槛提高至300万元,江晖的新产品现已发行至第13期。但也有部分私募已明显掉队,私募机构合伙人欲撤资退出,而老私募杨骏更是有意出让旗下的A股阳光信托产品,私募圈内再现一波洗牌潮。

    每经记者  巩万龙  发自深圳

            “小牛市”的曙光并未平均地照射在每一家私募身上,经过本轮急涨过后,有人过得更好,有人则已被市场所淘汰。

            经过一轮  “暴涨—暴跌—暴涨”循环,私募阵营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近期,石波的两只信托产品首次最低认购门槛提高至300万元,江晖的新产品现已发行至第13期。但也有部分私募已明显掉队,私募机构合伙人欲撤资退出,而老私募杨骏更是有意出让旗下的A股阳光信托产品,私募圈内再现一波洗牌潮。

    部分私募要离场

            在一波急涨过后,目前,各只私募处境的差异已经异常明显。

            记者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华润信托(原名深国投)披露的阳光信托产品中,仍有39只信托产品单位净值低于100元面值,而17只产品平均净值仅在60元附近,其中“林园2期”、“林园3期”、“鑫鹏1期”、“先锋1号”、“龙票1期”和“世通1期”排名垫底。

            反观一些明星私募,近期上海尚雅、北京星石、深圳武当和深圳金中和等私募机构均有新产品火热上马。

            同时,由于2008年大多数阳光私募的20%业绩提成基本化为泡影,部分私募人士已打算退出。

            近期,深圳晓阳资产管理公司的杨骏欲将其管理的A股信托产品转让给北京淡水泉。而此前,记者跟踪的深圳一家小型阳光私募机构出现“内讧”,就在该公司2008年唯一只信托产品成立不久,该公司的投资总监于去年年底黯然离去。

    明星私募如鱼得水

            部分低调神秘的私募机构很好地抓准了市场的节奏,业绩表现令人叹为观止,迅速博得江湖地位,这些私募机构今年加紧扩张,力图做大资产规模。

            4月以来,已经名声大噪的江晖和田荣华募资异常顺利,前者最新一只产品已经到第13期,而田荣华在山东信托连发3期新产品后,又于深国投发行一款新产品。出身公募的吕俊在深国投连发两只产品,林少立也在深国投发行了最新一只产品。

            记者注意到,去年为了降低客户和生存压力,有部分私募机构采取降低管理费率、调低申购门槛、延长存续期等方式,今年情况就不一样了。

            深国投网站披露,“尚雅5期”成立不久后,上海尚雅和深国投协商做出决定,自4月30日起,在深国投挂牌的1~4期产品上调首次最低认购门槛,即由原来的首次认购款不低于100万元上升至不低于300万元。

            “新的机遇面前,从来就不缺少怀疑的声音,尤其在刚开始的时候。但常言说得好,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经营者。股市也总是如此,在怀疑中上涨,犹豫中下跌。”著名阳光私募掌门人康晓阳在最近给投资者的一份信中写道。

    私募的成长烦恼

            在一位公募人士看来,阳光私募的生存之本就是获取绝对收益,客户本来对绝对收益的要求极高,一旦一家私募的业绩出现大幅亏损,这不但使20%的业绩提成泡汤,也使客户的忠诚度大大降低,该私募的生存困境就凸显出来。

            有市场分析人士也指出,如今公募专户理财“一对多”呼声甚高,银监会又加大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再加上银行和券商争夺高端理财市场,这让私募的生存不再是那么简单。

            仅在阳光私募产品市场,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其中,充当投资顾问角色。统计显示,在诺安基金与深国投合作成立首只结构式信托产品后,又有三只信托产品在厦门信托成立,投资顾问分别来自于华夏、博时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德银聘请前瑞银高管任亚太区CEO

    下一篇

    LME注册阴极铜失去交割替代品资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