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顶尖私募激辩8大焦点 大级别反弹行情接近尾声

    2009-05-16 02:01

    2600点之上的区域,是否就是一个中期顶部?私募人士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如何看待?未来的投资机会又在哪里?本周,《每日经济新闻》特别连线四大顶尖私募人士,与他们就此进行了一番特别对话。

    每经记者  毛晋楠        

            5月15日,沪指摸至2645.26点。半年时间,大盘上涨超过1000点。在火爆的行情中,私募的整体收益远远跑赢了公募。但近段时间,随着大盘突破2600点,私募人士普遍进行了减仓操作。

            那么,2600点之上的区域,是否就是一个中期顶部?私募人士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如何看待?未来的投资机会又在哪里?本周,《每日经济新闻》特别连线四大顶尖私募人士,与他们就此进行了一番特别对话。

    焦点1

    IPO会否重启及其影响

            记者:创业板征求意见稿日前出台,修改后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将于6月14日起实施,新股发行重启的时间越来越近。您预计IPO正式重启会在什么时间?重启前后,会对大盘产生多大的影响?

            王庆华:我无法判断IPO重启的时间,但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融资,我认为重启IPO是必然的,下半年的可能性比较大。IPO重启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选择,但会对投资者心理造成影响。

            张晶:目前股市点位、资金量都适合发新股,下月的大小非解禁量为157亿股,相对偏少,所以很有可能下月就会重启IPO。至于重启后的影响,相信政府已经考虑到各方面的可能,会从扶持股市的角度来安排。IPO重启和创业板的推出可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赵公明:要重启IPO,必须改革原有的配售和申购制度,同时要制定更合理的新股定价机制。IPO重启只是时间问题,重启短期对市场投资信心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市场存量资金供求会受一些影响。

            迈克·吴:我认为IPO要重启,应在资金面继续宽裕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大盘的振荡会加剧。我个人的看法是将在10月前启动新股发行。如果大盘指数中的银行股和能源股能够坚守,投资者就不会恐慌。

    焦点2

    指标股疯狂是否预示见顶

            记者:中石油等“大象”在近期很疯狂,“二八”现象重现,这是见顶的信号吗?当前指数已经到了2600点以上,这会是今年的顶部吗?

            王庆华:我无法预测短期市场波动。但从估值来看,目前银行类股市盈率普遍较低,这是因为银行加速放贷的结果,未来可能有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非银行类市盈率普遍在30倍、40倍,其市场热度并不亚于2007年。流动性过剩的市场会因流动性的减少而降温。

            张晶:近期银行、地产、石油股票上涨,虽然指数到达新高,但上涨家数不如下跌家数多,使得指数部分失真。从反弹行情开始到现在,市场已经积蓄了较多获利盘,这周成交量逐步减少,显示市场对进一步向上存在分歧。现在看来,大盘继续向上有难度,如果上到2700点我们肯定会大幅减仓。

            赵公明:当金融地产两大核心蓝筹板块集体放量拉升一个周期后,指数出现阶段性回落调整也是在所难免,但我并不认为2600点就是今年的最高点。

            迈克·吴:我们研究发现,最近中国A股盈利和成长性最稳定的50个股票盘整的态势非常明确,我认为中小型股肯定要开始中短期盘整。这并不意味这些股票会大跌,但一个30%的修正是需要的。

    焦点3

    新牛市是否已经来临

            记者:最近有一些观点说,牛市已经来了,今年大盘会上3000点,甚至会到4000点。您怎么看本次反弹行情,是否认同新牛市论?

            王庆华:这次反弹是基于流动性过剩和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基础上的。流动性是阶段性的,有过剩就会有收缩的时候;经济方面,虽然投资者显得比较乐观,但从目前全球经济特别是国内经济来看,还不具备牛市的基础。

            张晶: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事实上,现在还有很多方面让投资者担心,新牛市恐怕还要再等等。

            赵公明: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逐步回暖的迹象已经初步显现,在国家各种振兴方案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恢复和提高,也将支撑股市整体价值中枢的逐步上移。

            迈克·吴:我们是做绝对收益率的机构投资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每个大波动中判断市场正确的走势来获得超越指数的回报率。所以我们只能永远操作成长性最佳的股票,而这些股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用是否进入牛市的思路来对待的。

    焦点4

    中国经济是否支持行情延续

            记者: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您对中国经济的走向怎么看?这个数据是否支持行情进一步延续?

            王庆华:4月份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信贷继续宽松,流动性继续过剩。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快速增长,但出口、财政收入、用电量等反映市场需求的指标依然令人担忧。这些数据显示经济复苏还比较疲软,还存在反复波动的可能。

            张晶: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见效,预计二季度的投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至35%左右。这给相关行业带来很多机遇,但是4月的外贸顺差显著回落,国际需求仍在下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调整,能给市场带来希望的就是内需扩大。

            赵公明:4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是主基调,依靠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发展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

            迈克·吴:数据好坏还会反复。我们认为,数据的反复性是我们要面对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还要面对外围市场的经济是否真正触底和反复触底。但作为真金白银的机构投资者,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数据,还要考虑经济数据是否背离走势。

    焦点5

    全球股市能否进一步反弹

            记者:最近全球股市都出现大幅度反弹,欧美等国的经济似乎已经度过了最坏时刻,您判断全球经济什么时候可能复苏?全球股市是否可能进一步反弹?

            王庆华:全球股市的确正在强劲反弹,这是基于经济快速复苏的预期。从欧美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在去年4季度触底毫无争议,但想回到零增长平台都尚需时日,就更别说回到增长的轨道了。投资者情绪总是悲观的时候更悲观,乐观的时候更乐观。

            张晶:全球股市大幅反弹,其中新兴市场表现突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解救经济,但现在还不认同经济能马上复苏,欧美股市的反弹会继续落后新兴市场。

            赵公明:全球经济的复苏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虽然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产生了一些效果,但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共同应对危机产生了阻碍。全球股市在历经持续暴跌后出现反弹,符合市场供求规律,但在经济真正复苏前,投资者的信心重建还需要时间,所以市场还会有所反复。

            迈克·吴:我们上周得出的看法是,美股要进入一个宽幅震荡期。美国经济在年底前,肯定会继续反复折腾,对此我们的策略就是轻仓位,集中持有几个最优秀的成长股。在美国经济复苏前,全球股市不会大幅度反弹,而会震荡波动。因此降低仓位,先锁定利润,把低仓位的成本降低到承受得住的位置。

    焦点6

    会否出台更多经济刺激政策

            记者: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大量刺激经济的政策。您预计,政府在未来还可能出台哪些刺激经济政策?对市场会有多大的刺激作用?

            王庆华:我们无法预测是否有进一步的政府刺激政策出台。如果用电量、财政收入等始终处于负增长区间,显然还需要扩大刺激政策力度。但从政府财力和银行资产质量来看,目前的规模已经足够大,否则会带来严重通胀和银行下一轮资产质量危机。如果政府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显然会强化市场通胀预期,对股市应该有正面的刺激作用。

            张晶:在投资方面,能把现有的刺激政策细化明确,用好用足就可以了。另外,消费方面还需要加大鼓励。市场需要利好政策切实转化成企业业绩的提升。

            赵公明:为了进一步保证经济的恢复增长,国家确实需要制订新的刺激经济方案。方案应该主要关注消费层面,靠导向性政策和财税政策拉动经济。相关方案的出台将会促使市场相关行业或区域个股成为阶段性领涨热点,进一步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市场。

            迈克·吴:政策从来都是神秘莫测的,但是北京大机构的资金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焦点7

    近期该如何操作

            记者:最近,投资者普遍感觉很难赚钱,追高就被套,而一旦杀跌往往就割在最低位。能否给投资者的操作一些建议?

            王庆华:当前许多投资者频繁换手,是为了避免重复2008年的悲剧。这种行为是对的。但另外一种不错的做法是,适当的时候离市场远一些,静下来耐心地等待机会。

            张晶:做股票向来都是低买高卖,今年不是追涨杀跌的行情,投资者不要着急,可以选择积蓄了补涨能量的封闭式基金。

            赵公明:紧跟政策,控制仓位,控制成本,严设止损。

            迈克·吴:我给这样的投资者只有几个字:傻瓜每天有,你别是那个傻瓜就行。

    焦点8

    未来投资什么品种

            记者:当前是否有值得买入的品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获得正收益?

            王庆华:A股市场波动较大,受政策影响也大,投机资金的占比也远高于成熟市场,所以市场总是大起大落。但在目前有1600只股票的市场,总会有一些新兴企业值得关注和投资。

            张晶:有。如我们长期跟踪的新能源中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消费受益的企业、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等。

            赵公明:在市场上升趋势得以保持的情况下,伴随区域振兴和行业振兴规划的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性热点的轮动机会仍然存在。区域振兴和行业振兴的主题投资机会将会得到反复挖掘,如区域振兴主题当中的环渤海区域、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等。

            迈克·吴:一个月来,我们把该卖的都卖了。但最近,我实在看不到有啥好买入的。我在本周上半周已经通知我们所有的机构客户,把成长股的仓位降到20%以下,底仓配置的都是中字头股票。

    辩论嘉宾



    赵公明

    深圳私募大鳄



    迈克·吴

    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王庆华

    云南国际信托中国龙团队首席策略师



    张晶

    北京书尚汇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海外一周大事(5月9日)

    下一篇

    三“行”两“油”下天山 大盘牛面熊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