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船企寻“船”渡订单资金两大难关

    2009-05-16 02:00
    每经记者  刘丹

            业内人士认为,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难使船舶业完全走出困境,即便付诸实施,最先受益的也是龙头企业,中小造船企业恐怕很难从中获益。

            造船行业的形势依然严峻。

            15日,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的1~4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新船订单明显萎缩,手持船舶订单连续7个月下降。

            此前在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7.7%;4月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2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7%。与之呼应的是,江浙一带很多中小型造船企业亏损依然严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难以使船舶业完全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即便付诸实施,最先受益的也是龙头企业,中小造船企业恐怕很难从中获益。

    困境1

    利润减少  资金紧张

            中国船舶(600150,停牌)、广船国际(600685,收盘价22.01元)、中船股份(600072,收盘价16.89元)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分别为36.30%、49.84%和46.80%。

            15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广船国际,对于公司2009财年Q1的营业额只增5.84%至14.94亿元这一情况,公司董秘李志东坦言,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企业有一定影响,“2009年一季度订单只有一个。”

            日前,广船国际宣布终止收购文冲船厂计划,业内认为这与资金和产品转型有关。公司董秘李志东则强调称,目前公司现金流充裕,渡过危机没有问题。

            15日,中船股份证券代表黄来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订单工程跨期时间较短,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产品利润被摊薄。”

            贷款困难更大的是民企,他们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为了防控风险,目前银行贷款的门槛非常高,要求企业的资质也很严格。”一家民营船厂的负责人向记者诉苦。

            记者从江苏当地一家农信社了解到,由于船厂运转的成本比较高,“要能把一个船厂运转起来,固定资产投资少说得两亿元,加上流动资金,要10亿元以上。”因此,很多银行不敢给船厂贷款。

            记者从台州市经委也了解到,目前多数台州船企是用自有资金投资、经营,很少从银行贷款。

            近期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虽然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但在接受采访时,一些大型企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最先受益的会是龙头企业。

    困境2

    撤单、延期现象增多

            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船企能够独善其身者不多,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船舶企业尤为困难。此前有数据表明,今年1~2月,船舶制造业新承接船舶订单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1%;同期撤消船舶订单13艘、66万载重吨。

            “目前我们接的大多是两三年前的订单,合同终止日期是2010年,而在今年,大多数客户持观望状态,一季度新单有下降趋势。”广东浩粤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振维5月14日告诉记者,没有订单已经成为很多民营船企面临的最大困难。

            以造船闻名于世的台州,大概有97%的造船企业为民营企业。舟山南洋之星造船厂一位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海上运输业萧条,国际和国内的航运公司的订单都很少,有的船东干脆连押金都不要,弃单了,还有一些没有弃单的船东也在观望。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小船厂来说,资金不充裕,需要不断有新订单补充资金链,如果没有订单,企业运转起来就相当吃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船厂有197艘船(合计1966万载重吨)的造船订单被退单。此前有媒体曾经报道,在台州,船企的撤单率达30%左右。

            也有一些企业能够做到未雨绸缪。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告诉记者:“早在造船业红火之际,我们就开始有选择地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船东,与船东达成的订单预付款比例高达80%,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船东不会撤单或弃船。”

            招商证券分析师透露,春和集团正在计划建造几个小型船坞,专门承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小型造船订单。

    建议

    设中小船企融资担保公司

            面对困境,造船企业有什么应对之策呢?

            记者获悉,根据市场需要和风险,企业也在及时进行产品转型、调整结构,如广船国际。

            广船国际企业内部人士介绍,公司最近聘请了战略顾问团,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主要是将特种船的比例提高至30%。“特种船的价格较高,利润较大,平均造价大概在1亿美元左右。2009年我们预计接单10~12条,其中一半是特种船。”

            “我们现在已经逐渐放弃了利润和科技含量不高的散货船制造,专注于1万吨和3万吨载重吨级的化学品船、金枪鱼船和特殊用途船只。”一家民营船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茅永红建议,对分散的小规模造船企业,可以“抓紧整合抱团取暖”,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地区行业的“龙头”,并逐渐将船体制造外包出去,最终形成一个造船功能完整、分工合理、高效运行的产业集群。同时,国家也应大力推行在建船舶抵押担保机制,降低抵押担保手续费,简化申办手续;并可出资建立中小船企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实力较强的民营担保公司和银行合作,共同探讨控制风险的担保措施。

            “也可以选择与实力比较雄厚的国际船东合作,如希腊、德国的几家公司,这样就不用担心船东撤单,从而可以规避风险。”一名行业专家说。

    同步播报

    中船协预警:造船业明年产能过剩

            造船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将于2010年提前到来。昨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船协)在一份行业报告中如是称。

            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累计取消船舶订单28艘,115万载重吨,比前3个月增加12艘25万载重吨。这些被取消的订单大多为2009年及2010年交付的订单,主要为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取消订单的主因是国际船舶运力的严重过剩,和运价的持续低位徘徊。

            订单连续下降,再加上部分订单被撤消,加重了造船企业的危机。中船协警告,商品船成为部分地方船舶工业一大隐忧。据初步估算,江浙地区已有近10亿元民间资金沉淀在商品船上。

            “商品船”指一些企业在尚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采用民间集资等方式,租用船台建造的船只,在建造过程中或建成后寻找船东。由于船市下调,需求下降,船价下跌,商品船出售困难。

            根据近几个月新船成交情况,中船协修正了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需求预测,有专家预计可能会低于1000万载重吨。

            造船合同重新谈判,成为许多船东应对危机的手段。目前,我国已出现多例船东与船厂之间围绕更低的建造价格、推迟交付时间、推迟付款时间或改变支付方式以及修改船型等多方面进行的合同重新谈判。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揭秘龙虎榜

    下一篇

    ST大水二当家现身:不明白我的股权为何被冻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