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王计:震后两年 东汽新基地将拔地而起

    2009-05-05 02:41
    每经记者  张亦帆  和讯网  许小青

            2008年5月12日,东方电气集团旗下东方汽轮机厂标志性大钟被强震定格在14点28分,那是留在东汽人心底最深处的痛——东方电气集团成为这场灾难中受伤最重的央企。

            “我们用生命和鲜血在换重生的新机会。”2009年4月24日,时隔近一年后,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和讯网联合探访组专访时称,目前,东方电气集团重建所需的50亿资金中已到位10多亿元,到2010年5月12日那天,东汽新基地将拔地而起。东方电气股份公司总裁温枢刚也表示,灾后重建会让东方电气集团的产业布局更合理。

    震后新增上百亿订单

            “这一次,我不想再过多地回顾地震发生的惨状,我只想说,东汽人在用生命和鲜血换重生新机会。”震后一年,王计再启心扉,精神也比一年前面对记者时好了很多。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中国重装工业巨头——东方电气集团伤痕累累,东汽汉旺基地瞬间变为废墟,损失数十亿元,成为地震浩劫中受伤最重的央企。如今,王计说道:“我前天去德阳新基地看过,上个月去过汉旺镇。按照重建计划,到2010年前,公司就能恢复震前水平。”

            去年,受灾最重的东方汽轮机厂完成了年度经营计划的88.88%,发电设备产量和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东方电气股份公司承接合同超过700亿元,出口订单13亿美元。

            “我想,震后公司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精神确实感动了很多用户,用户相信我们一定能重建出一个设备一流、技术现代的企业,把订单交给我们很放心,今后还能分享到灾后重建的成果。”王计透露,震后到去年底,公司就拿到了上百亿元的订单,这对公司发展很重要。去年,公司还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火电业务占比下降到40%左右,核电业务上升到22%,风电达到10%。而在2004年,核电、风电等业务都是零,公司五电并举的发展格局没有受到汶川地震影响。

    资金缺口大

            “地震后,东汽人的一个新课题是如何做好镁光灯下的人”。温枢刚称,地震后,由于社会各界给予东方电气集团很高关注,这也给了东汽人新的压力和动力。

            不过,王计却透露,尽管公司今年产能肯定会超过去年水平,但在震后所接的任务和订单很大程度上是调动了全社会的资源,所以付出了高昂成本。这中间就包括,公司拿到订单和加速灾后重建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重建厂房和设备的折旧成本、承担向银行大量借贷所衍生的利息压力、承担异地重建过程中的物流、运输成本等。

            此外,尽管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东方电气集团很多帮助,但灾后重建所需50多亿元资金中,目前到位资金只有10多亿元,资金缺口很大。目前,公司主要通过自有资金、银行借贷和国家专项拨款三项措施来解决资金难题。

            “在外界看来,东汽重建似乎‘不差钱’,不过我们却有很多实际困难。”王计透露,德阳新基地主要需要解决交通建设和排水问题。比如说铁路和城市建设之间的衔接,原计划铁路是从宝鸡修到东汽的,现在可能会做出一定调整。“厂房一天天盖起来,设备搬迁已经开始了,这些轰轰烈烈的美丽掩盖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做企业最担心的。”

    德阳新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此外,对于原有的汉旺基地,王计说,“如果说东汽现有的资产有人接手去打造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话,要我们什么时候撤,我们就能什么时候撤。但现实是,我们在支付着维护汉旺现有工厂运转的高额成本。”目前,为了保证东汽厂的产能正常,汉旺还有几个工厂在生产,不过由于担心余震、安全隐患等多个因素,东汽迟早会从汉旺全面撤出。

            “这几天,位于汉旺的四分厂正在边生产边搬迁。”温枢纽刚表示,早在今年2月底,公司就把汉旺厂区的设备逐步往德阳的新基地搬迁。

            王计称,这次地震,对东汽厂来说,是一次重生。地震迫使公司迅速做出在德阳建新基地的决定。温枢刚补充说,新基地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按照现代企业标准建设的,更能聚敛各地人才,产业布局会更合理。相信,届时占地2600亩的新厂区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基地。

            据悉,目前东汽重建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整体重建工作有望提前完成。王计表示,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时,加上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口碑,去年的金融危机没让公司出现资金紧缺问题。“未来,核电将是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王计充满信心地说,目前,火电业务是呈递减趋势的,随着民生的电力需求增加,核电业务增长是大势所趋。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域名被拍 “亿唐”仅值2500美元?

    下一篇

    潘石屹抄底上海第一烂尾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