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伦敦峰会能带来什么?

    上海证券报 2009-03-31 10:06

       ⊙特派记者 朱周良 伦敦报道 
     即便没有这几天欧洲各国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这次伦敦金融峰会也并非被很多人看好。

     和一些示威者的心态一样,不少人认为这样的高层聚会毫无用处,除了劳民伤财和大家一起拍拍“全家福”,不会对解决当前的危机起到任何实际效果。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在这样一个信心极度匮乏的时期,占全球经济规模逾八成的G20首脑能坐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提振人心的盛事。而且,即便最终的公报在很多问题上只是“说说而已”,但这样的反复强调对于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保护主义势力仍将起到震慑效果。

    再拍一次“全家福”?

     “这次会议不会有结果,是在浪费领导们的时间,大家去拍拍照而已。”一向快人快语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评价本周的峰会。

     在金融大鳄索罗斯看来,这次峰会是一次“不成功则成仁”的会议。他认为,这可能是最后的一线机会让各国采取切实行动,否则全球可能陷入全面的经济萧条。

     在民间,广大民众用抗议和示威表达着对G20会议的不抱希望。这两天欧洲的抗议示威此起彼伏。仅上周六在英国,就有3.5万人冒雨游行抗议,示威者高举标语敦促政府解决就业、气候变化以及贫穷问题。据说,在峰会召开当天,可能有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会在会场附近举行。在柏林、维也纳等其他欧洲城市,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也频频上演。

     尽管距离上次G20峰会只有短短4个月,但这期间金融危机却在持续恶化,其结果就是经济衰退加剧、失业率持续上升,这也难免公众会强烈不满。

     IMF和世行都已下调了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测,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二战以来首次全年负增长。根据IMF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可能出现1%的负增长,世行则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至2%。

     官方试图冷却预期

     与此同时,自知“囊中羞涩”的各国官员也在试图冷却外界可能抱有的过高预期。英国贸工大臣、前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本周表示,对这次G20会议不应该抱太高期望。曼德尔森被很多人认为是仅次于布朗的第二把手。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警告称,不要对2日召开的峰会有过高期望。“我认为,要在许多不同领域提出具体的建议,对于这样的一个会议来说要求过高。”他说,“我认为,这次领导人会谈一个更好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确立一些原则,以指导全球范围内的改革。”

     而经合组织秘书长葛利亚认为,面对当前的危机,各国不会有“芝麻开门”式的妙方,不要指望会“从帽子中变出兔子”。

     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怀斯表示,他并不对这次峰会有太高预期,因为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的立场都不相同。他认为,这次会议只不过让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有机会和G20其他国家首脑彼此认识,在奥巴马的团队还未完全就位的情况下,美国很难在这次会议上有所作为。

     正面意义不容小觑

     不过,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特别是新总统奥巴马此次是第一次参与重大国际事件,这次的峰会多少还是让人有了更多的期待。分析人士认为,至少从形式上来说,能让这些大国的首脑们再一次坐到一起,这本身就应该算是一种成功。

     “相比之下,这一次的会议前景会好很多。”高盛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吉姆·奥尼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上一次峰会召开时,距离美国大选过后刚刚一周,当选总统奥巴马甚至都没有机会参加。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认为,这次会议无论最后有没有结果,至少对经济恢复起到一些积极的意义。他表示,尽管各方有些观点不同,但这样的会议在促进信心和经济恢复方面可能产生一些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贸易保护,通过这次会议的探讨和呼吁,全球的保护主义应该也会多少有所收敛。

     “最重要的是,各国首脑能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协调和合作的难得机会,这个意义可能更大一些。很多问题可能通过协调,以后逐渐取得进展。”徐明棋说。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迪也表示,他认为这次会议比第一次峰会会更为成功,奥巴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际金融专家、中国银行研究员王元龙坦言,他对这次会议总体上是看好的。因为从上次会议到现在,短短几个月就能再次召开这样的全球最高级别峰会,表明各方面对国际协调和合作的重视,而且在这次会议前各国都做了很多准备,这在当前的危机背景下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专家表示,各国有各自利益的不同,在这次会上可能有很多分歧,也不指望能完全达成一致。但至少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协调探讨,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这种共同协商基本没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进步。尽管各方有些观点不同,但这样的会议在促进信心和抵制保护主义方面可能产生一些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峰会临近,主要国家之间似乎有意无意在相互妥协,以求达成共识。这边奥巴马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呼吁“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团结信号”,那里默克尔也放下了在有关扩大经济刺激上的反美态度,称大家是“在一起共同决策,而不是彼此竞争”。

     

    上一篇

    推更多刺激措施 促世界经济明年底复苏 G20峰会公报草案曝光

    下一篇

    沪中资行去年个人消费贷款增20%车贷猛增63%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