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法院打官司就为获驰名商标认定

    2009-03-26 01:48
    每经记者  王文嫣

            1500万元的年销售额被夸大为2.5亿元,伪造税务机关公章制作虚假缴税证明、缴税金额“虚增”约2000万元,声称的“1330万元的广告费投入”实际上只有200万元……

            据新华社披露:福建省石狮市一家小型服装企业——漂流岛服饰有限公司(下称漂流岛公司)通过材料造假,轻易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这起商标造假案最近露出了马脚。

            驰名商标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享受强排他的跨类别保护。据了解我国部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驰名商标进行司法认定  “成瘾”。商标法律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最高法院去年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出台了备案制以抑制满天飞的驰名商标。

            常年从事商标权纠纷的北京广盛律所上海分所律师刘春泉表示,驰名商标在我国可通过两种途径认定,首先是通过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认定,这种途径手续繁琐而且审核严格。第二种就是司法认定了,其法律依据是最高院2001年以及2002年出台2个司法解释,从此以后通过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迅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在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查阅多份判决书发现,大量的判决文书显示要求认定驰名商标的为江浙一带的企业,而侵权人均是当地的个体户或者是自然人。被告缺席判决,不提供证据及放弃抗辩的情况突出。根据媒体调查,现在浙江境内通过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遍地都是,仅金华市目前拥有的驰名商标至少已达150个。

            记者发现审理此类案件的多为辽宁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法院。法官们总是很乐意在商标权纠纷中认定原告的商标为驰名商标,辽宁省某中级人民法院甚至在2007年11月12日将认定无锡市某汽车商标为驰名商标列为了判决结果。

            现在,驰名商标制度被异化成了企业荣誉。就连部分地方政府也陷入了这种认识误区,对获得“驰名商标”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者政策扶持。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在工商、海关、税务等方面对创驰名商标企业均有较大优惠,乃至百万元的重奖。刺激企业成批地寻找驰名商标认证。刘春泉介绍,有部分律所以及商标咨询服务公司专职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联系有人脉关系的法院,通过虚假诉讼实现驰名商标认证。法官动辄在判决书上写明某商标为驰名商标,其中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北车集团董事长崔殿国:还不知道何时IPO

    下一篇

    轻重工业分化 1~2月工业运行低位趋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