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风暴最危险时期过去之后,我们必须直面全球经济衰退这一最大风险,正视风险才能克服风险。
全球经济衰退早已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目前已侵入肌体。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量下滑27%,其中出口下滑21%,创下20年来最大的降幅。2月当月进出口顺差减至48.5亿美元,环比下降87.6%,远远低于200亿美元的顺差均值,说是跳水毫不为过。惟一能够安慰的是,作为外向型经济风向标的中国出口大幅下挫,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果然,德国等国的数据同样惨不忍睹。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围绕中国形成的东亚经济区域显现崩塌迹象。为我国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提供上游原材料的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经济体的出口直线下跌,如今传导到内陆,说明全球既定的经济格局正在进一步塌陷。
情况如此严峻,围绕通缩的口水仗既无营养又误军情,可以休矣。如果我们纠缠在通缩的学术定义之中不能自拔,将延误救市良机。
由于2月份CPI与PPI环比下降,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处于通缩状态。但央行副行长易纲先生提出,我国目前的状况还谈不上典型通缩,因为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未来个别月份物价可能在翘尾因素影响下出现负增长,但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经济今年也有望实现8%的增速,因此后两个条件与典型的通缩还相差很远。
易纲先生的说法昧于事实,执着于经济学定义,并不可靠。
去年美国经济学界也陷入同样的争执,延缓了政府的救市时间,我们不应重蹈覆辙。去年12月1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发布的报告让经济学界一直以来关于美国是否进入衰退的争论画上了句号:该机构认定美国经济于2007年12月已经陷入衰退,始于2001年11月的经济扩张期结束。这一结论抛弃了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后才可认定衰退的经济学传统定义,基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内收入数据,并对生产、就业、实际收入等指标得出了结论。我国GDP与CPI环比负增长已是事实,就业率、工业增加值等各项数据不容乐观。
信贷与货币供应量的上升不能作为判别衰退与否的重要指标。以日本为例,尽管1998年以后的日本私营企业处于持续偿债的状态,但是同期日本的货币供应量(M2+存款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每年2%~4%的速度在扩张。当时由于产能过剩,银行与企业普遍惜贷,银行把无法借给私营企业的资金用来购买了政府国债,形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而货币供应量不减反增的反常现象。政府实行积极的赤字财政政策,都会形成货币供应增加的现象,但这部分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同理,从截止2月的信贷数据来看,我国大量上马的政府投资项目,维持了信贷增长,对于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货币与信贷供应量固然高速增长,但不排除银行与企业联手制造信贷虚假繁荣。
最明显的证明是,长期贷款已达到增长高峰,而票据融资仍然居高不下,今年2月的新增贷款达到1.04万亿,票据融资为4870亿。自去年12月以来的三个月合计新增贷款3.37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1.75万亿元,银行新增非票据类贷款1.62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的同时,“恰巧”企业存款新增新增9954亿元,跟贷款的1.04万亿元基本相当,说明银行与企业心照不宣,大部分票据融资贷款转为存款,获取利差,其中可能有少部分流入了资本市场。企业与银行联手,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获取套利空间,除了对套利者与获取灰色收入者有利之外,对于其他各经济主体都不利,属于典型的损人利己。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为了稳定经济,而不是让特殊阶层从中渔利。
我们要做好经济长期转型的准备,全球经济也好,中国经济也好,都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我国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说明资金配置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这需要金融机构持之以恒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对民间信贷市场实行积极、稳妥的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向前推动一大步,则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