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业关注两会 扩大内需成热点

    证券时报 2009-02-28 09:46

      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不同寻常。日前,证券时报就“两会”期间所关注的热点及政策期待等问题向全国61家基金公司的百余位基金经理、投资总监以及研究人员展开了调查。截至昨日,共有50多位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基金界人士给出了反馈意见。结果显示,在回答“您最关注哪些方面的议案或提案”问题时,“扩大内需与提振实体经济”高票当选,成为基金业关注的热点。

      基金业高度关注扩内需保增长

      如何扩内需、保增长?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先是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出台,然后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陆续出台。对于上述一系列远超市场预期的政策措施,50%的基金业人士认为,这对于拉动内需、提振经济很有必要。与此同时,也有33%的基金业人士选择了“拉动内需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是下一步政府应该考虑的重点”。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的走势,大多数被调查者均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在欧美等重要经济体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有能力率先回暖。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认为宏观经济有望在今年实现好转;也分别有12%、20%和13%的受调查者认为有望在未来一两年、未来两三年甚至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好转。

      紧随“扩大内需与提振实体经济”之后,“创业板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定股市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分别以15%和12.5%的得票率,成为最受关注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话题。对于市场各方所关注的大小非问题,基金业人士则普遍认为剔除工商银行(3.73,0.06,1.63%)、中国银行(3.22,0.05,1.58%)等大非持有较多的个股,今年的实际减持压力已经较去年大幅减缓,着力点应主要放在制度建设方面。在关于“针对大小非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选择中,55%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另有33%的人士则认为“什么都不用管,顺其自然”。

      《基金法》修改牵动业内神经

      随着国内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基金业快速发展,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中的一些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基金业发展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在近几年的“两会”上,《基金法》修改一直成为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并在去年被列为全国人大一号议案。

      调查显示,目前正处于修改过程中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仍是基金业内的焦点。被调查者纷纷表示,希望加快推进修改进程。针对所应修改的条款,40%的基金业人士认为应该“适度放宽完全禁止基金投资基金、期货的限制”,37%的基金业人士认为应该“适度放宽基金投资组合的具体比例”,另有23%的受访者选择了“适度放宽基金财产投资活动针对关联方的限制”。

      从第一家基金公司成立到现在,国内基金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有近2万亿元。未来基金业将如何进一步实现健康成长?不少业内人士写下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其中建议最多的就是改革目前的基金审批发行制度,放宽《基金法》中对于公募基金产品运作中过于细化的规定,通过鼓励创新来走出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瓶颈。另外,还有人士建议加快发展第三方销售机构,积极拓宽基金销售渠道。

    上一篇

    AIG三度救援依然深陷泥潭 国寿洽谈接手友邦

    下一篇

    15只基金同发 有望带来逾200亿元增量资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