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基建”号角正式吹响。数字化重塑新商业供应链,不止一大波无人机、无人车、自动装备全面袭来。聚焦物流数字化、资产化,解码“新基建”背后的物流/供应链投资发展新机遇。

  • 直播员 2020-04-03 16:17:25

    多谢三位嘉宾精彩分享,干货满满~~本期直播到此结束,也感谢各位网友参与,敬请期待下一期~ 后续我们还将推出针对本次沙龙的深度报道,可直戳本页面“看新闻”(“直播间”旁边哦)。下期再见~~

  • 直播员 2020-04-03 16:00:21

    G7首席财务官张杰龙:对于未来,我有两个比较清楚的判断——第一,过去大家一直将物流视作与消费相关的领域;但整个物流领域还有很多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比如说水泥的运输、煤炭的运输、矿石的运输、钢材的运输,还有其他的各种原材料的运输,这个市场是远大于消费的物流市场,我们称之为生产资料领域的物流市场。


    这一市场不仅远大于消费领域的市场,而且数字化的程度也远远落后于京东在那个领域做到的事情。我觉得接下来其实在这个领域会发生非常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未来在物流行业里面,尤其是在我刚才讲到的生产资料的领域,不会出现京东这样的大公司了。在消费领域,京东,顺丰,通达会变得越来越大,其他人没有机会。 


    我刚才讲到的生产资料的领域,也不会出现水泥运输的京东、煤炭运输的顺丰、或者是钢材运输的通达,为什么呢?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结算的基础设施的完善、装备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会让每一个货主有能力自己组织运力。 


    其实过去京东、韵达、顺丰通过非常高效的组织方式,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还是仓配,还是快递的模式,过去他们做的组织上的管理创新,在新的生产资料领域已经不需要了。每个货主的物流组织都会是特别棒的物流公司,未来不会再出现大的物流公司,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 直播员 2020-04-03 15:55:40

    国寿股权投资部投资总监 王东亮: 消费物流领域的巨头已经形成,生产领域的巨头相对会百花齐放。当一个行业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产业投资的特色会大于财务投资的特色,特别是作为产业投资人,对产业的理解也好,增值服务能力的构建也好,是一个特别好的互通。
 


    从企业战略投资人的角色来讲,我们认为一些大的巨头,可能是要通过整合的机会来完成。刚才讲到企业的能力,其实并购和整合是可以补充一定能力的。


    行业的并购,已经箭在弦上。 大家可以去数一下,其实百亿美金以上的巨头,是能数得出来的,肯定不会超过十个。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其实在自己全供应链的延伸上,可能会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解决。


    因为快递的能力没有那么容易建设,供应链+供应链,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所在。所以这个行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 直播员 2020-04-03 15:43:48

    G7首席财务官张杰龙: 我们虽然跟跟物流联系在一起,但也跟通信产业打很多交道。G7是一个是非常大的5G应用场景。 5G商用主要给我们带来两大好处——随着5G商用,会有很多应用场景出现,这是长远有利的地方;第二是5G将给我们的成本带来显著下降。

  • 直播员 2020-04-03 15:37:16

    国寿股权投资部投资总监 王东亮: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正在集合,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A轮融资的钱可能更多,可能比上市募资还多。 所以我们说上市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内生增长动力。内生增长越夯实,你的动能是有源之水,这样不管你是上市还是怎样,都有自己的发展动力。新商业、新渠道,永远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 直播员 2020-04-03 15:37:02

    国寿股权投资部投资总监 王东亮: 供应链新商业,我们的理解认为,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过去3-5年时间,物流领域是比较有特色的领域。从物流投资机构的风格变迁的角度来说,原来投资物流的企业,已经从物流产品的关注角度,提升到了供应链角度。

  • 直播员 2020-04-03 15:35:00

    主持人:在新基建和重塑新商业供应链的背景下,未来物流领域的公司将进化成怎样的一种形态?而在进化的过程中,数字化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 直播员 2020-04-03 15:30:41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 对于未来物流自动化装备适用环境的设想,比如疫情当中,京东自己有一些线下商超,比如7Fresh,他们对周边小区的服务得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一种需求。而在物流领域,目前我们的订单量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更多的,在城市化过程中,比如生鲜,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对于区域性的运输需求,他的发展会超乎我们想象。 


    难题和挑战的话,目前在人力方面我们还是比较紧缺的。 另外,对于未来的设想,我们认为,智能化、自动化会成为一种载体,形成一种数字化网络,产生新的商流,基于这种网络的商流,有可能产生新的业态。 就像刚才说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史是螺旋式上升,从纯互联网,进一步演化出人工智能、AI,而在人工智能之后,也能又演化出新的东西,它的迭代会越来越快。 未来你会发现,你的时间会更多的集中在动脑上面。

  • 直播员 2020-04-03 15:28:33

    主持人:对干线运输自动驾驶的畅想,您对于末端配送有没有一些畅想?

  • 直播员 2020-04-03 15:24:51

    G7首席财务官张杰龙: 物流领域的基础设施也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以交易结算相关的基础设施,另外一类是更硬核的资产相关的基础设施。 


    零售、生鲜、电商,支持这些领域快速成长的是什么呢?一个是支付的基础设施,另一个是物流的基础设施。再往下面其实是每一条路,是每一个仓库和每一台车。


    G7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和GLP、腾讯等一起,把每一个物流园区信息化。我们从十年前就开始一台一台地连接中国的重卡,到现在有一百多万台,实现传统商用车基础设施数字化。主持人问我们最近在做什么新基建的布局?很抱歉,我们最近没做啥布局,我们十年前开始就一直做这件事情。 


    在供给侧,在物流运输发生的环节,其实整个交易的线上化,同样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大家可能很难想象,在重卡、在干线运输的环节,每年有5万亿的交易发生,事实上这个规模大概就是中国零售交易额的一半,是相当大的规模交易,这些交易事实上还非常多地停留在线下阶段。 


    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同事开着一个越野车,在内蒙、宁夏、长三角,找一个个加油站,把他们的线下搬到线上来。 


    总结来说,就是两点,一个是整个结算交易的线上化,另外一个是装备的智能化和网联化。 对客户来说,其实我们提供的产品是非常具像化的产品,就是一张卡+一台车。下面是一个大的基于物联网的平台,上面是三千万司机手上持有的卡,还有七百万的重型卡车。 


    未来我们会管理着几万台,甚至十万台、几十万台的自动驾驶的卡车,这些车在路上跑,我们的这些客户,这些车队,这些司机,每跑一公里,他们就付我一公里的钱,每跑一天就付一天的钱,这是未来物流行业基础设施的样子。

  • 直播员 2020-04-03 15:11:09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回看整个过程,有点像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很早的时候我们是传统制造业,后来变成了互联网经济,现在我们是智能制造的一些新领域,促进一些结构性变化的机会。 


    我们认为,商流和物流会相互促进,尤其对于新型的区域化的物流形式,借助自动化的高效方案,高效的运输方案,通过无人配送的网格化服务这样的形式,可能会作为未来高密度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商流有极大的促进。

  • 直播员 2020-04-03 15:03:44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不是说要去取代快递员,而是要采取人和无人配送车合作的运送模式,当然这可能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主要是用无人配送车减少配送员在路上的时间,提高效率。 现在我们的快递员,很多是把时间耽误在了路上,往返于站点,还有就是在办公楼下等很长时间。未来通过配合无人配送车,可以让快递员节省很多时间,让他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揽收更多的包裹,而且他的业务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 直播员 2020-04-03 15:02:06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 自动驾驶有很多的价值,但是在行业实践中,其实对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思考,要让这个模式真正的落地,我们觉得有三个重要的挑战:


     第一个,车辆的硬件本身,包括成本、稳定性、一致性,以及末端的物流配送等问题。因为无人配送车的车型在原来的OEM看来,可能是没有接触过的车型,和乘用车的车型还不太一样。其实造车应该是车厂擅长的,车厂是靠规模化的,这样比较容易盈利。所以,京东在自己研发和配送无人配送车的同时,也有跟车厂进行合作,发挥车厂在制造和规模化这方面的一些优势。但是,硬件的验证需要一个时间,可能需要一个时间去验证他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第二个,路况数据的积累。自动驾驶技术,其实最关键的是迭代速度。目前京东物流用一个小时,可以在仿真的云平台上可以验证实际路测需要一年的数据,得到一个安全性的验证结果,这样的话,其实可以比较平滑的从低速的自动驾驶,平滑的延伸至高速的自动驾驶,这个数据的累计是需要时间和运营规模的支撑。


    第三个,是规模效应的验证,京东物流对于规模区域无人化运营的核算,人力成本在整个体系里面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种人力成本的模式对传统模式就有很大的优势。无人化运营的主要人力开销在哪儿?主要是远程监控,一个人可能看50台车,自动驾驶能力进一步提升的话,一个人可能看100台车。还有的话就是,对于车辆的维修和维护。在一个区域里面,比如说这个区域里面有20辆车或者是50辆车的时候,车辆维修维护的成本也会摊薄,还有车辆抛锚时的处理工作,这些人力成本与规模化的使用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