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东部沿海大省,也打起了运河的主意。日前,浙江《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提出将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特色优势,备受关注的浙赣运河也被写入其中,特别提及要“谋划推进”。开挖运河、发力内河航运的...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开挖运河、发力内河航运,近年多次引发热议,但多集中在湖南、江西、河南等内陆省份,目的是寻求通江达海的突破。浙江是沿海省份,坐拥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而且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机场密度都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为何此番对水运寄予厚望?
密集迎来突破,谁是下一个“超级枢纽”?
多条跨境铁路加速推进多条跨境铁路传来新动向。近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北京会见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董事长纳尔祖拉耶夫。双方就加强中乌铁路交流合作、推动中吉乌铁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在上月底,中吉乌铁路吉尔...
密集迎来突破,谁是下一个“超级枢纽”?
多条跨境铁路迎来集中突破,不仅为中国向北、向西、向南打通多条关键通道,也为边疆省份带来巨大的机遇。在时代的变局中,内陆有望形成若干“国际枢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这座老牌网红城市,怎么了?
桂林山水是世界级名胜,桂林旅游掌控着漓江、两江四湖等核心景区资源,票价不便宜,游客也源源不断。即便如此,公司盈利依然艰难。而这家龙头企业的处境,正是桂林旅游业整体困局的缩影。桂林怎么了?除了桂林,还有哪些城市陷在“人财不两旺”的尴尬中?
“抢人”大战升级,中部三省能否站上C位?
同时瞄准文旅产业“五一”假期来临,“抢人”大战一触即发:北京推出1900余场文旅活动,上海启动“补贴力度最大”购物节,黑龙江策划五大主题12条精品线路、100余场演出,四川发放各类文旅专项消费券6800余万元……...
“抢人”大战升级,中部三省能否站上C位?
眼下,中部三省都已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湖北要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湖南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到2035年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江西则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江西文旅出新出圈更出彩。
常州:如常,也非常
千帆竞渡的新能源产业,常州牢牢占据C位。平均每一秒就有一块新能源动力电池出厂,平均每4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占据了全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五分之一的产能,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常州。当新能源赛道百舸争流时,常州的身影又出现在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星辰大海,继续探索的航程。并且将分散的能源聚合成微电网,肩负起更大的绿色责任与使命。
关税大考,这座外贸大市抢先出手
在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之际,外贸大市成为外界关注焦点。4月14日,东莞率先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全力化解外贸领域风险,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东莞是全国主要城市...
关税大考,这座外贸大市抢先出手
4月14日,东莞率先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旨在全力化解外贸领域风险,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实际上,这已不是东莞首次身处“风暴眼”。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世界工厂”东莞如一只“金丝雀”,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度和危机感。这一次,东莞能否再次成功突围?
名校扩招潮来临,一场大变局开始了 | 智库
优质高校在扩招的同时,新工科成为多所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发力方向。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工科,不仅关乎国家战略,也与很多城市的新兴产业高度契合。那么,新工科“新”在何处?又将对城市和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小透明”省会,这次赢了广深杭
新晋“抢人”黑马新晋人口增长第一城,大概率要变了。近日发布的《202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贵阳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这个增量,超过了深圳、广州、合肥、杭州等一众明...
“小透明”省会,这次赢了广深杭
去年贵阳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超过了深圳、广州、合肥、杭州等一众明星城市,在目前已公布人口数据的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贵阳常住人口增量已连续四年达到10万人以上。2023年,贵阳人口增量仅次于合肥,屈居第二。这次更有望一举问鼎,堪称“黑马”逆袭。
AI密度最高的城市,又放了个大招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像北京这样,举一城之力系统性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城市,并不多见。北京这一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Manus刷屏,武汉的“DeepSeek”时刻到了?
随着Manus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北京、武汉走入大众视野,原来这只搅动全球创新的“蝴蝶”是从海淀/光谷飞出的。实际上,早在DeepSeek出圈后,背后的城市竞速就一度成为热议话题。深圳、广州、南京等多座城市都在叩问“为什么DeepSeek诞生于杭州?”这次Manus获得全球热捧,北京、武汉两座城市的创新生态、政策布局、高校土壤等,也走到了话题中心。